古色古香的陆氏宅里,一幅幅黑白照片反映了仓城近半个世纪的变迁。“我小时候经常来这条弄堂玩,现在拆掉了。”“那个时候河里有很多乌篷船。”当天的展览吸引了许多仓城的老邻居前来参观,看着那些曾经熟悉、现在已经消失的场景,大家愈发感受到了影像的珍贵。
这些照片均出自唐西林之手。自青年时代起,唐西林便与相机为伴,足迹遍布仓城的街巷里弄、河埠桥梁。从胶片时代到数码浪潮,他的镜头始终对准这片土地:晨光中苏醒的仓城古桥、巷弄里嬉戏的孩童、老手艺人专注的神情、旧貌换新颜的街区……近百幅展出作品如同一部流动的影像史,串联起仓城从斑驳旧影到活力新颜的蜕变。“其实我没有把仓城当作一个特殊地点来拍,只是习惯了记录当时老百姓的生活。”唐西林说,“很多地方现在已经烟消云散,但记忆和感情是刻在骨子里的。”
在此次展览中,既有展现仓城老街古桥风貌的作品,让观众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厚重,也有捕捉永丰地区居民日常生活场景的照片,传递出浓浓的生活气息和深沉的人文关怀。唐西林通过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将永丰地区的变迁与发展一一呈现在观众眼前,使人们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当天,本次影展的共创团队“谷水回声”仓城社区营造中心同时宣布成立。“‘回声’是一座城市穿越时光的精神应答,而唐老师的镜头恰是捕捉这声回响的最佳媒介。”该中心负责人王海介绍,接下来,该中心将与仓城郎园Bridge运营方深度共创,以直播的形式呈现原住民口述故事分享、创业者与街区共创经历、学者解码当地文化等内容,通过自媒体“记忆重构”仓城街区,解锁城市街区文化基因,让藏在砖瓦间的历史细节、融在生活里的民俗传统重新“鲜活”起来。
记者:贾丽
编辑:桂可欣 张小小
审核:周样波 李于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