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酷暑,高温预警频发,户外工作者与社区居民的防暑需求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自入夏以来,殷行街道包头路睦邻中心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多格合一”服务模式,以睦邻中心为平台,整合社区多方资源,精准落实防暑降温各项贴心措施。这一系列“送清凉”的举措,不仅为大家驱散了暑热,还促进了“两企三新”群体与社区的融合,让睦邻成为充满温度的大家庭。
作为社区纳凉点,包头路睦邻中心精心打造了“清凉物资库”——盐汽水、仁丹、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消暑用品整齐摆放,供居民与户外工作者随时取用。常年在附近清扫的环卫工人感慨,“天太热就怕中暑,这些物资太实用了,心里特别踏实。”工作人员还主动为前来避暑的居民递上盐汽水,让清凉关怀渗透到每个角落。
与此同时,“包头睦邻小厨”通过睦邻中心志愿服务平台,积极参与酷暑志愿活动,精心熬制清凉解暑的绿豆百合汤,为“两企三新”群体、社区特殊人群以及户外工作者送去夏日的贴心关怀。
社区独居老人张阿姨和何阿姨便是其中之一,“谢谢你们,让我们独居老人们也感受到了浓浓的睦邻情。”拿到百合绿豆汤的两位阿姨激动地说。
相比往年“送清凉”,此次行动包头路睦邻中心跨出了“服务半径”,还为养老服务一线的“两企三新”——优康护理的工作人员,送去了盐汽水和降温冰贴。工作人员递上消暑物资的同时叮嘱他们要注意休息,不要太劳累。现场的护理员笑着接过物资,激动地说:“平时都是我们给老人送关怀,今天轮到我们被‘宠’了!”
在收到物资后,优康护理站负责人当即提出利用专业资源,为社区户外工作者、老年人开设“夏日健康小课堂”,讲解中暑预防与急救知识。“睦邻中心送来清凉,我们也要送出健康,这是社区大家庭该有的互动。”护理站负责人说道。
从物资补给到服务延伸,从单向付出到双向互动,包头路睦邻中心的“送清凉”行动激活了“服务—反馈”的良性循环,推动了“两企三新”群体从“旁观者”转变为“建设者”。据睦邻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将根据气温变化适时延长“纳凉点”的开放时间,为居民纳凉提供一个安心、用心的好去处。
文字 | 窦雨琪 杨怡晨(实习)
图片 | 窦雨琪
编辑 | 奚宇轩 舒昕怡(实习)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