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泾镇“苏河小泾泠”暑期文明实践活动第三期——“泾水多肉录·周家浜巡河护澜计划”在新泾镇绿一居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为社区青少年与文明实践骨干们带来了一场生态实践课,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播撒下守护绿色家园的种子。
活动伊始,一堂生动的“多肉知识趣讲”便牢牢吸引了20余位“苏河小泾泠”。“新购多肉需彻底清理原有土壤并修根,”主讲人不仅讲解了多肉植物的种类与习性,更传授了种植养护的实用技巧,如修根消毒、科学配土、遵循“干透浇透”原则等,点燃了孩子们探索绿色世界的热情。
随后的实践环节,孩子们化身“小小园艺师”,在老师指导下亲手铺土、定植,创作出独一无二的“桌面微景观”。为了让这份绿意长久相伴,活动还贴心分享了《多肉养护宝典》,引导孩子们学习科学照料。
带着亲手培育多肉的喜悦与对自然的亲近感,活动进入“周家浜巡河护澜”环节。老师从多肉植物的耐旱特性切入,引申到水资源保护的深远意义:“就像多肉需要适度水分才能健康生长,河流也需要我们精心呵护。”
在周家浜畔,老师向“苏河小泾泠”们详细讲述了周家浜从昔日“问题河道”到如今“清水绿岸”的蜕变历程:“周家浜是新泾镇骨干河道之一,西至许浦港,东连新泾港,河岸坐落着多个居民小区,因厚重的围墙封闭、高大的树木遮挡和亲水空间的缺乏,居民无法近距离观赏秀美的河景。去年,新泾镇周家浜生态景观提升工程全面完工,全线约2公里的滨水步道实现单侧贯通,不仅为沿岸市民提供了‘家门口’的休闲健身空间,也打造出公园般的美景。同时,由我们新泾镇沿河居民组成的‘同周共济’志愿者队伍也在全力守护,他们常态化巡查、宣传,提升居民爱水护水意识,共同营造‘水清、岸绿、景美’的河道环境。”
聆听着河道变迁的故事,感受着治理的成果,“苏河小泾泠”们热情高涨,纷纷化身“小河长”。他们手持工具,分工协作,仔细清理河岸的塑料瓶、废纸屑、烟头,打捞水面漂浮物,清除杂草。汗水挥洒间,河岸面貌焕然一新。
作为“苏河小泾泠”暑期文明实践的第三场活动,此次多肉种植与护河行动延续了新泾镇融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兴趣性于一体的暑期活动传统。新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期望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让爱护环境、守护家园的理念如多肉般在孩子心中扎根、生长,成为社区文明的持久力量。”
图片来源于新泾镇
撰稿:季佳佳
编辑:毕扬静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