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松江 > 文章详情

防中暑、防溺水,这份暑期安全指南请收好丨健康智慧屋

转自:上海松江 2025-07-28 07:14:38

夏季来临,防中暑防溺水等注意事项不可忽视。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急诊室护士长顾瑞莲做客《健康智慧屋》节目,为大家科普夏季常见意外急救指南。

夏季防中暑至关重要。顾瑞莲表示,高温天气下,应少量多次饮水,及时补充水分;避免高温时段外出,注意防晒。要警惕“非典型中暑”场景,不留在密闭车中,特殊人群需重点防护,剧烈运动后忌立即冲冷水澡或直吹空调,避免过度疲劳和熬夜。

一旦出现头晕头痛、口渴汗等中暑先兆时,应立即降温、补充电解质。重度中暑是致命性的,其典型表现为体温迅速升高至40℃以上,皮肤干燥发烫,意识模糊、抽搐甚至昏迷。遇到中暑情况,应首先判断患者意识是否清楚,及时呼救,拨打120,再迅速将患者移至凉爽环境,快速物理降温,监测体温与意识。

除了预防中暑,防溺水也需重视。顾瑞莲介绍,夏季溺水事故高发,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应评估状态再针对性处理。若溺水者无反应但有呼吸,放置复苏体位,清理口鼻异物,等待救援。若患者无反应且无呼吸或出现濒死喘息,则应立即启动心肺复苏,优先胸外按压。夏季儿童喜欢戏水,要选择游泳馆、海滨浴场等有人管理、有救生员的正规场所,家长要随时注意儿童的位置和行为,禁止儿童独自行动。

在处理犬伤方面,顾瑞莲表示,市民被狗咬伤后,应立即使用20%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以上,禁止立即包扎或缝合,需保持伤口开放,并进行消毒处理,禁用酒精直接刺激伤口。如若患者出现皮肤破损则需前往医院接种狂犬病疫苗。

猝死是夏季的常见意外情况。顾瑞莲介绍,这主要与高温、高湿环境对人体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代谢功能的直接影响有关。高温下,人体心脏负荷加重,血液黏稠度升高,血压剧烈波动。高温易引发烦躁、焦虑,造成缺氧与代谢紊乱。心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户外工作者等人群应特别警惕。

记者:刘竑吁昱 实习生:朱乐悠游

编辑:周正豪 桂可欣

审核:周样波 陆怡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