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静安 > 文章详情

为技术找场景,让需求遇方案!苏河湾为AI+新消费按下“加速键”

转自:上海静安 2025-07-27 20:16:29

7月27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CONNECT的重要活动——“破圈AI+新消费场景资源对接会”暨第八期企业家资源荟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

本次活动由静安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指导,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和苏河湾集团主办,静安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今日人工智能》承办,汇聚了行业头部企业代表、技术专家及场景方,共探AI与新消费融合路径,研究静安苏河湾AI应用新场景,推动静安人工智能技术落地与产业升级。

生态共同体启航:

在苏河湾搭建“AI+新消费”融合闭环

“当前,静安区正加速推进‘AI+’产业生态建设。”静安区副区长朱羡(挂职)在致辞中表示,苏河湾作为上海“一江一河”战略核心区,既承载着百年商业文明的基因,又兼具“总部集聚+场景丰富+生态完善”的独特优势,将打造AI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最佳试验田。

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张浩的观点与之呼应。他认为,苏河湾布局的产业生态,为AI技术方与场景方搭建起“双向奔赴”的快车道,提供了从“需求定义”到“商业验证”的全链条支撑。

活动现场,随着朱羡、张浩及苏河湾集团、区科技经济委相关负责人与企业代表共同按下启动键,“苏河湾AI+新消费生态共同体”正式成立。这一共同体的诞生,标志着苏河湾将以“共同体”为纽带,整合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商业综合体等平台资源,为AI技术落地打造“需求生成—测试验证—规模推广”的完整闭环。在这里,技术不再是孤立的代码,场景也不再是静态的空间,而是形成了相互滋养的生态系统。

供需双方精准对接:

让AI技术落地路径清晰可见

“我们需要AI技术帮助实现产品研发的数智化转型”“希望能将消费大数据分析应用到城市公共空间”……活动现场,益持科技、轻预生物、万禾农业、圣象新材料等近50家产业链企业的需求与方案交织碰撞,构成了“场景发布 + 1V1 对接”环节的热闹图景。

区科技经济委首先“抛砖引玉”,分享了区域内AI产业赋能的典型场景及案例,为企业提供清晰的应用方向和实践参考。随后,企业轮番登场:

益持科技和轻预生物寻求数智赋能以优化产品研发和用户服务;

世器数字希望将AI消费大数据分析引入公园等公共空间,实现服务供给的动态优化;

集心网络期待通过AI +新媒体赋能金融营销;

古鳌“小树”人型金融服务机器人则发布了算力和算法需求,希望将服务从银行大堂延伸到网点数字员工;

万禾农业作为上海农业龙头企业,提出了开发农业AI决策系统的需求,目标是打造“生产—供应—消费”全链路数字化;

圣象新材料和大昌行物流发布需求,希望引入AI重塑行业传统运行和营销模式;

头部家电品牌追觅分享了新品类追觅咖啡目前的“智能硬件+生活方式”布局规划……

一个个具体的需求,一项项创新的技术,在一对一的深入沟通中寻找契合点。这种“技术方出题,场景方答卷”的模式,打破了传统产业合作的壁垒,让AI技术的落地路径变得清晰可见。

立足苏河湾辐射全局:

打造AI产业“上海样板”

作为上海“一江一河”战略的核心承载区,苏河湾6.3公里滨水岸线串联起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4.2平方公里区域已形成“商贸集聚+总部经济+创新载体”的产业资源矩阵,为AI+新消费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此外,作为上海市首批挂牌科技服务业示范区,苏河湾区域内集聚了众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税收“亿元楼”和各类产业集群,释放出大量的AI应用需求;丰富的商业场景和创新主体,为AI技术的测试和落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苏河湾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后,集团将邀请与会嘉宾实地探访苏河湾功能区,亲身感受AI技术在商业赋能、消费分析、生态协同等方面的落地案例。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是苏河湾践行“世界级滨水商务区”定位的具体实践,更为其增添了“场景落地”的务实底色。未来,苏河湾将加速成为AI与新消费融合的“创新策源地”,为上海建设国际数字之都注入强劲动力。在这里,一场关于AI重塑消费的变革,正从蓝图走向现实。

图片:苏河湾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