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三农 > 文章详情

讲好示范村故事丨嘉定双塘村:“农居花巷”解锁乡土美学

转自:上海三农 2025-07-24 14:33:18

走进嘉定华亭镇双塘村,粉墙黛瓦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清澈的河水潺潺流淌,开放林地的步道幽静蜿蜒,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在眼前徐徐展开。这座位于嘉定最北端、与江苏太仓接壤的村庄,在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原有生态资源和文化肌理的前提下,没有大拆大建,而是通过围墙改建、美丽庭院“小三园”建设、“农居花巷”项目整合盘活乡村闲置资源,让老宅、旧物、乡情与时代共生,用“绣花功夫”织就了一条生态与产业并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打破“高墙深院”

留住乡村“烟火”

在双塘村“农居花巷”核心区,一道道1.4米高的透空矮墙成为村庄的新标志。

“围墙改建是我们示范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的起点。”双塘村党总支书记朱晓燕介绍道。在她看来,人居环境是乡村建设的基础,乡村风貌是留给他人的第一印象。

于是,村里设计了多个围墙款型让老百姓选择,最终决定把原本陈旧的高墙放低,统一成1.4米高度,并且采用更有耐久性的青砖材质制作矮墙栅栏。透空的样式不仅统一了整村风貌,提升了环境的整体美感。在保留村民隐私的同时,一改“高墙深院”的形象,让公共空间更通透。村民庭院内的绿意与门前的蔷薇交织,邻里之间的隔阂减少了,乡村更显亲和力。

为了尊重村民劳作的习惯、增加村民的生活情趣,双塘村还充分利用自留地和房前屋后的闲置地,打造了多个小菜园、小果园。通过铺设窄便道和设置小景观,乡村增添了一道道古朴且亮丽的风景线,延续了乡村“烟火气”,让村民们在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也能勾起对过去岁月的美好回忆。

此外,村里还对公共空间和配套设施进行了优化。在村委会附近打造了一个15分钟生活圈,涵盖邻里中心、公交站点和便民服务点。随着“浏岛我嘉邻里中心”“我嘉餐厅”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开设,村民们享受到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居住品质得到提升。

盘活闲置农房

激发乡村动能

闲置农房曾是困扰双塘村发展的问题,但如今,这些闲置资源却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2023年,华亭镇党委、政府创新探索的“农居花巷”项目,为双塘村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我们在充分考虑村民的利益和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村委平台统一租赁村民的闲置房屋,再转租给第三方企业进行翻新改造和运营,形成了集餐饮、文创、工作室等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朱晓燕说,这个项目不仅盘活了闲置农宅,还带动了乡村产业发展。

目前,双塘村已收购20户村民闲置房屋,完成改造并投入运营12户。这些改造后的农宅,有的变成了充满文艺气息的手作工作室,有的成为特色小酒馆,还有的被打造成了企业会客室,吸引了众多游客和企业前来。

不少企业看中了这里的生态基底和交通便利。朱晓燕介绍,双塘村毗邻浏岛生态景区和协和高尔夫俱乐部,旅游资源丰富,地理优势优越,村委门口就有64路公交直达嘉定新城。

对于将闲置房屋出租的村民来说,他们不仅获得了稳定的租金收入,房屋经过第三方改造后,价值也得到了提升。“以前自己出租出去,一年租金收入最多2万元,现在租给村里,不仅租金翻了一番,房子还翻新了,平时也不用自己打理,以后自己住或者再出租都更方便。”一名村民开心地表示,自己和村里签了10年的租约,可以实现“稳稳的幸福”。此外,“农居花巷”项目还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许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加了家庭收入。

串联产业资源

升级农旅业态

更深远的变化在于乡村业态的升级。

浏河河畔的双塘村,水源充沛、土壤肥沃,水稻种植面积864亩、蔬果种植面积838亩,辖区内“城市超市”蔬菜、“善密”葡萄、“郁郁葱葱”“稷垚馥”稻米都是优质的地产农产品品牌。近年来,双塘村联合村内合作社开设“米亭”手工糕体验空间,在保留市郊农村传统米糕做法的基础上,研发口感更好、更便于储藏的糕点类产品,与知名食品企业上海三牛公司合力打造华亭“巧菱”米糕,成功申报了嘉定区区级非遗项目,并获“上海礼物”品牌商品认证。

双塘村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村域内的浏岛生态风景区是上海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之一,也是嘉定区唯一的陆上鸟类保护基地,占地达370亩,种植了110多种树木。除了拥有绿色的乡村自然肌理,双塘村还有协和高尔夫俱乐部、全进马术俱乐部、浏河少年儿童活动营地等丰富的文旅资源。区域内还保存有嘉定区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伏虎司伺、秦大成住宅及潜研堂三幢古建筑。秉承“自然资源、休闲农业”的发展思路,双塘村大力发展集休闲度假、休闲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持续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途径。

以旅促农、以农强旅,未来,双塘村将通过跨村联动和资源整合,与周边的毛桥村、连俊村等共同打造乡村旅游线路,串联乡村旅游资源,推动区域内的协同发展,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吸引更多游客。“我们将围绕自身的资源禀赋,将双塘村的农业特色和文旅资源发挥到极致,在百姓宜居宜业的同时,让双塘村成为都市人体验乡村慢生活的窗口,”朱晓燕说。

文:赵一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