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闵行区青年创业人才选拔工作开展的第10年。“今日闵行”联合团区委,推出“菁创闵行”专题报道,记录历年来闵行区青年创业人才的故事,关注他们真实的奋斗历程,解码项目背后的创新密钥,感受这片热土之上蓬勃的青春力量。 本期让我们一同了解2024年度闵行区春申金字塔人才(青年创业)李小鹏的故事。 李小鹏 “你知道人类大脑中有多少神经元吗?”在采访前,李小鹏先向记者抛出了一个问题,“大约860亿个,这一数字接近银河系中恒星的数量。所以,每个人的大脑都像是一个独特的宇宙。” 对于这位用脑机接口技术连接宇宙与生命的95后造梦者而言,这项探秘工作充满了未知的乐趣与挑战。他正和团队一起,在脑科学的前沿领域不断开拓。 以创新之钥 开启脑科学“无人区” 李小鹏有两重身份,他是上海交通大学溥渊未来技术学院工程师,也是上海脑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这使得他的工作能够贯通从实验室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链条。 他带领团队攻克三大技术高峰:首创“在体电生理—钙影像—光遗传学刺激”三位一体装置,实现极端环境下无创脑部精准调控;自主研发“空—地同步光学刺激—采集系统”,为太空脑研究填补空白;建立全球领先的非人灵长类空间脑模型,发现自发性癫痫狨猴家系,为人类深空探索筑起“生命防线”。这些突破支撑了中国空间站成为国际脑科学合作枢纽,“当宇航员在空间站工作时,我们正致力于研究太空环境对他们大脑的影响。”李小鹏解释道。 “让不可见的痛苦被看见”,在李小鹏眼中,冰冷的脑电波藏着滚烫的人文关怀。他将脑机接口与AI融合,转化为温暖的社会解决方案。比如,开发无创诊疗系统,为200余位自闭症、抑郁症患者提供精准干预;创新“类脑组织药理学研究”,通过指甲盖大小的干细胞培养体,为自闭症儿童寻找治疗靶点;将薄如蝉翼的柔性脑电贴片化身神经“导航仪”,重塑帕金森、癫痫等疾病的治疗路径……他视每一项技术突破为解决具体临床难题的路径。 从实验室到产业蓝海 闵行孵化的“硬科技”基因 作为“大零号湾”首批孵化企业,脑鹰生物科技在闵行的沃土上实现产业化跃迁:其核心产品在体电生理系统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份额,与30余家三甲医院建立产学研闭环;打造了国内领先的太空级脑机接口验证平台,参与国家地球外太空科研站相关研究;以“千张面孔”的定制化能力破解产业化难题,从航天级精密设备到医疗场景柔性适配,让技术扎根现实土壤。 “闵行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城市对青年的托举转化为了服务民生的回响,李小鹏将航天级技术转化为孤独症治疗系统,更通过“星星的孩子计划”实现技术普惠。 “闯出去,蓝海就是你的!”这不仅是李小鹏的创业信条,更是他给青年一代的密钥,“社会已走在大学前面,只有融入产业浪潮,才能让创新真正奔涌。”谈及上海的创新生态,李小鹏将其比喻为“双向赋能的马拉松”:“在这场持久的比赛中,我们不是单打独斗,而是站在上海构建的天地一体化创新生态里,让脑科学突破既能探索宇宙奥秘,又能治愈病患。” 对李小鹏而言,前沿的科技探索承载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实验室里捕捉的神经信号,既代表着对科学前沿的追求,也寄托着他对技术改善人类健康的期望。“希望这些工作能为未来的人们,包括我的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李小鹏说道。当科研探索与解决人类健康挑战相结合,那些曾被认为棘手的难题,有望在神经科学的发展中找到新的突破口。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