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黄浦 > 文章详情

57条马路如何承载1.07万辆电瓶车?外滩这波操作能解围吗?

转自:上海黄浦 2025-07-24 11:27:41

“上海那么大,一辆单车都停不下?”

“12345投诉都是乱停车!”

寸土寸金的上海外滩

有员工要上班、居民要回家

还有海量的游客要观光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cityride

7月10日下午,一场主题为“中心城核心区,非机动车应该怎么停”的黄浦区城市文明建设大讨论在外滩街道举办。旅游博主、快递小哥、居民、城管、企业代表等近 60 人围坐在一起,拆解这个 “螺蛳壳里做道场” 的城市治理难题。

citywalk:直击数量庞大的非机动车群

在大讨论前,市人大代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特邀主持人秦畅和外滩街道党工委书记徐弢沿着四川中路citywalk,通过视频直播展现沿线非机动车停放情况。

面对工作日下午,停车几乎“爆满”现状,徐弢介绍说,外滩街道共有57条马路,其中背街小巷有44条,平均单侧人行道宽度仅2.2米左右。辖区共有1.07万辆电瓶车,共享单车乱停放也曾是12345投诉焦点。

为此,外滩街道采取了疏堵结合、刚柔相济的整治措施——“刚”是在一定区域设置电子围栏,“柔”则是将部分旧改基地及楼宇车库改造为蓄车点,供非机动车停放。

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四川中路以东划设电子围栏后,共享单车消失了,游客抱怨 “想骑车却找不到停车点”;而划了停车线的福州路,16点就已基本停满,“再晚来只能绕圈找空位”。

徐弢坦言,“疏堵结合”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需进一步挖掘潜力。如今,浦发银行拆除了不安全的充电棚,久事大厦将地下车库腾给员工,企业门前的“三包责任”成为新的防线。“深层矛盾是出行需求,我们希望综合施策,通过提供更便利的交通方案,让市民游客有更多出行选择,部分取代共享单车或电瓶车。”

如何识别真实的需求?

汤舸,数据分析达人,上海脉策数据科技有限公司CEO,他说,在寸土寸金外滩讨论非机动车怎么停,简直好比“要拿5年前的电脑玩《黑悟空》游戏。”可太难了。

有限的空间资源如何适配真实的停车需求,成为大讨论的热议焦点。

上海地铁第一运营有限公司地铁10号线老西门站区副站长李奇敏发现,“存在一批可以不骑车的人——看到有车就骑一个,没有车就不骑,步行到目的地。”因此,识别刚需就成为解决供需矛盾的关键。

而市场化思维解决供需矛盾成为多位嘉宾的共识。知名博主Fu大爷分享了英国格拉斯哥分时段刷卡收费的做法,说明了价格调节机制的作用:“比如从景点骑车不能用月卡,只能按次结算,这样成本就会高很多。”

上海脉策数据科技有限公司CEO汤舸指出,共享单车节假日会涨价,说明技术非常支持价格调控。

旅行博主“行者小墨墨”以半岛酒店停车收费为例,建议禁停不要“一刀切”,而是通过价格机制筛选出刚需。

谈判专家潘黎建议,凡是可以通过价格杠杆和市场调节的需求交给市场,无法调节的需求再交给行政、规划和统筹,“这样行政压力小、管理成本也小,市场选择的自由度和需求梯度会更好。”

外卖、快递小哥停车能否更规范?

外滩街道山北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林维敏认为,一些烟火气十足的小马路,如宁波路一定要让快递小哥、外卖小哥停得了车。但秩序如何保证?

她建议,设立外卖快递小哥专停区。“属地居委会做好外卖快递小哥引导工作,讲好规则,只能停放专停区。”

话音刚落,谈判专家潘黎立马站起来反对,他认为,任何混停都比专停更高效。“从运筹学来说,混停方案效率一定高于专停方案。因为专停方案的数量无法预测,这是一个动态的博弈。比如说,今天共享单车特别多,明天外卖小哥特别多。划分专区没有办法解决时间和需求上的波峰波谷问题。”

外滩街道管理办负责人潘金伟觉得这个专停区可以“流动”起来。“如在送餐、取餐的高峰期,为小哥专用。其他的时间就向公众开放,社会非机动车都可以停过来。在小哥使用高峰期,安排管理人员引导驻守,形成停放习惯。”

网络大V“行者小墨墨”一直用自己的镜头记录外滩背街小巷的“烟火气”。他认为,不管何种停放方案,要从区域需求入手,而不是一刀切,破坏了这里的人间烟火气。

哪里能停,哪里不能停

滇池路,位于和平饭店背后,有段时间这里共享单车“泛滥”。为了给从外滩走过来的游客使用共享单车,单车公司曾一卡车、一卡车地投放共享单车。

和平饭店行政助理孙莹说,当时情况特别严重,那块人行道区域不仅有和平饭店员工的电瓶车、周边企业员工的电瓶车,还有大量共享单车,占用了人行道,也占用一部分机动车道,再加上游客拍照、驻留,整个路段拥挤且危险。

“因此,我们公司主动花钱租赁周边商务楼停车区域,解决员工电瓶车停放需求,滇池路回归整洁。”作为店家,她建议:景区、商业为主导的外滩区域,要经过精密估算,哪里能停、哪里不能停,要用数据说话。

上海黄浦万象精细化营造治理中心理事、规划师何京洋认为,能停与不能停,要结合人群分布来考虑。外滩区域的10万工作人群,其实是非机动车的重点使用人群,布点时要着重考虑他们的使用频次。

有人建议,最好打造一个APP,上面有黄浦景区、重点商区的非机动车停放热力图与停放点位,方便需要停放与使用非机动车的人了解信息。

最近正值暑期,也是外滩区域大客流的时期。黄浦区城管局联动相关街道、第三方管理力量、共享单车公司对该区域内的非机动车停放进行治理。

黄浦区城管执法局综合指导科科长张江风透露,黄浦区正在编制“非机动车道路停放点”的设置规划,根据不同区域功能定位、非机动车停车需求等实际条件,采取不同的设置方案,设置禁停、禁投、精准投放和适宜投放四类区域。“比如,在一些核心道路禁止停放,一些重要道路禁止投放,一些地铁站周边实行精准投放,一些相对道路资源比较丰富的区域实行适宜投放,分类施策、精准区别。”

节目播出预告

7月24日和25日

FM93.4上海新闻广播

《市民与社会》节目

将播出本次大讨论内容

期待您的关注和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