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闵行,街头弥漫着美食的香气,也氤氲着城市的烟火气。
位于莘庄工业区的申北片区,汇聚11个居民小区、约2万常住人口和1000余家实体企业。其中申北路作为片区主干道,沿线分布着240余家商户,是最具人气的“生活动脉”,不仅承载着本地人的味觉记忆,也盛着一口热汤或一碗小食所唤起的邻里温情。
今天,跟随申北街区党支部书记王晶,一起开启“午餐篇”的街头探访。
夏日羊肉正当时
热汤翻滚、香气扑鼻,红旗热气羊肉店的烟火气从清早便在街头弥漫。这家由山东临沂夫妻经营的小店,低调却不冷清,在申北片区积攒了不少回头客。老板娘万朵朵笑着说:“我们靠的就是一口实在味儿,把街坊邻居的心留住了。”
“这碗羊肉汤很正宗,汤鲜味美,羊肉肥瘦刚好,炖得酥烂。夏天吃一碗热腾腾的羊肉面,特别舒服。”王晶告诉记者,上海夏天有吃羊肉的习俗,讲究配米饭、喝烧酒,既不油腻,又清爽滋补,是夏季食养的好选择。
家住附近的一名大二男生是店里的常客,最爱点一份羊头肉配羊汤面。“我现在上大学了,但还是常回来吃,味道一直很正宗,羊肉软嫩,没有一点腥味。”对他而言,这里不仅是解决一餐的地方,更是一种延续多年的熟悉感。
中午时分,羊肉热气腾腾地陆续出锅,面条不断下锅,店主夫妻忙得片刻不得闲,顾客源源不断进店,堂食、打包、外卖齐头并进,有人吃完一份又顺手带走一份。
老年人、年轻情侣、趁午休赶来的上班族轮番上门,只为这一口熟悉的羊肉滋味,记者的采访也只能在空隙中穿插进行,亲历了这段午餐时段的热度与烟火气。
“天气越热,来吃的人反而越多,生意比平时翻了好几倍。”万朵朵说,不少老顾客就爱三伏天来吃,一份羊肉火锅,配上粉丝、白菜、羊血,热气腾腾,既补气又祛湿。
为了炖出软糯适口、老少皆宜的羊肉,万朵朵和丈夫每天凌晨两点起灶,熬制两锅羊汤和羊肉,分早晚准时出锅,坚持现煮现卖,她说:“好味道是熬出来的,大家吃得放心,自然愿意常来。”
红旗热气羊肉
地址:闵行区申北路260号
时间:06:00—21:00
热汤面暖了二十一年
“这碗面量足味美,牛肉鲜嫩,牛骨筋道,吃起来很过瘾。”王晶介绍,这家老面馆名叫老杨安徽黄牛肉面,一开就是21年。店面不大,却回头客不断,中午时分锅灶轰鸣、堂食打包齐上阵,热闹得让人看着都想来一碗。
老板杨传飘来自安徽蚌埠,这家店最初由他父亲创办,主打牛肉汤面,如今由父子二人搭档经营,父亲专注熬汤,他负责前台售卖。杨传飘说,每天凌晨一点开火,小火慢熬五小时左右后出锅,这锅牛骨浓汤,既是牛肉面的灵魂,也是吸引回头客的关键。
正值中午高峰,记者点了一份红烧牛肉面,搭配一根炖得酥烂的小牛骨,“面条筋道爽滑,牛肉软烂入味。”此外,店里自制的蚌埠小辣椒,甜脆中带点辣劲,是不少食客吃面时的“标配小菜”。
申北路周边居民密集、上班族众多,为提升高峰时段的用餐效率,杨传飘在坚持现煮现卖的基础上,增设扫码点单和双锅煮面等方式,将出餐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我们不做预制菜,但也讲究又快又稳,才能满足客流高峰。”杨传飘说,目前店内日均售出300多碗,高峰时可达500碗左右。
眼下已入伏,杨传飘也顺势推出了自制麻酱冷面,融合上海做法与家乡风味,搭配绿豆汤或清汤牛骨,为食客带来一口消暑的清凉。杨传飘告诉记者:“我们能在这条街扎根21年,靠的就是每天用心熬出的新鲜汤头和实实在在的味道。这碗面,我会一直踏踏实实地做下去。”
老杨安徽黄牛肉面
地址:闵行区申北路292号
时间:05:00—次日02:00
夫妻档的烟火坚持
“你选这地方做不长。”“你第一次开店经验不足。”十年前,老板侯文涛在中春路一处丁字路口开了家小店,耳边充斥着各种质疑。这里人流稀少、客源不稳,他却始终坚持,用一锅热饭、一笼热饺,熬出了属于自己的十年时光,也积攒了一波又一波的熟客情谊。
“汤鲜味浓,鸡肉滑嫩,配饭一起吃特别香。”王晶点了一份招牌黄焖鸡米饭后介绍,这家店的食材每日现做,饺子皮馅自调自包,堂食加外卖日销百余份。侯文涛说:“我们做的是快餐,不能让人等。”黄焖鸡米饭五六分钟就能出餐,米饭还能免费加量,深受新就业群体欢迎。
侯文涛15岁入行学厨,第一次创业就选在了莘庄工业区。从当年不被看好,到如今挺过第十个年头,他有自己的秘诀:“翻台率就是生命线。”为了提效率、保品质,店里只做几样固定品类,比如黄焖鸡米饭和饺子。
这些年,夫妻俩始终坚持亲手做、用心做,用实在的味道留住了一波又一波的老客。“生意要做得久,口碑得守得住。”侯文涛说,“食物不复杂,难的是把人情味做进去。”如今,来吃饭的不少客人,已从送娃上幼儿园到孩子小学快毕业了,小店也从当年的“不被看好”,成了附近人熟悉的烟火坐标。
手工水饺&黄焖鸡米饭
地址:闵行区中春路3473号
时间:8:30—24:00
记者:汤玉莉
视频:黄宇轩
供稿:龚宣
初审:黄圣源(实习)
复审:范仲毅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