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出康复力
肠癌手术饮食红绿灯指南
科学饮食,助力康复
序言
肠道健康是生命质量的基石,肠癌手术的成功不仅依赖精湛的医疗技术,科学饮食更是康复的关键一环。术前合理营养储备为手术“减负”,术后分阶段饮食助力肠道功能重建,长期管理更能降低复发风险。本文从术前准备到术后恢复,为您梳理简明实用的饮食策略,用营养为康复加速,让每一口食物都成为身体修复的助力。
01
术前饮食
“打好身体基础,降低手术风险”
01
01
营养评估与补充
术前需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如NRS-2002评分),对营养不良患者(BMI<18.5或体重丢失>5%)建议提前7-10天补充高蛋白、高热量食物,如鸡蛋、鱼汤、肠内营养粉剂,以增强体质、减少术后并发症。
避免高纤维、难消化食物(如韭菜、坚果、糯米),减少肠道负担。
02
01
术前禁食原则
通常术前需禁食6-8小时,禁水2小时,但具体遵循医生指导。部分患者需口服碳水化合物饮品(如葡萄糖液)以减轻应激反应。
02
术后饮食
“分阶段过渡,促进肠道修复”
阶段1
术后早期(1-3天)
——肠道休息期
严格禁食:待肛门排气、胃肠功能恢复后,从少量温水或米汤开始尝试。
流质饮食:如米汤、菜汤、肠内营养液,每日6-8餐,每餐50-100ml。
阶段2
术后中期(4-7天)
——半流质过渡
低渣半流食:如稀粥、烂面条、蒸蛋,逐步增加蛋白质(鱼肉泥、豆腐),避免牛奶等产气食物。
少食多餐:每2小时进食一次,单次量不超过200ml,避免肠胀气。
阶段3
术后后期(1-4周)
——逐步恢复
高蛋白饮食:肉类、奶类、蛋类、鱼类、豆制品,促进伤口愈合;搭配低纤维蔬菜(如冬瓜、胡萝卜)预防便秘。
避免刺激性食物:忌辛辣、油炸、腌制食品(如腊肉、泡菜),减少亚硝酸盐摄入。
03
饮食禁忌与营养补充要点
1、
禁忌食物清单
坚硬类:坚果、黑枣,易引发肠梗阻。
高纤维类:芹菜、竹笋,术后初期可能增加肠道压力。
易产气类:豆类、碳酸饮料,加重腹胀。
2、
关键营养素补充
蛋白质:
每日摄入1.2-1.5g/kg体重,优选鱼肉、鸡蛋等优质蛋白。
维生素与矿物质:
新鲜果蔬(如苹果泥、香蕉)补充维生素和电解质,必要时口服营养剂。
小贴士
04
长期饮食管理
“预防复发,提升生活质量”
均衡膳食模式:参考“健康餐盘”,50%蔬菜水果、25%全谷物、25%优质蛋白,减少红肉及加工肉制品。
保持肠道通畅:术后1个月后可逐步增加膳食纤维(如燕麦、木耳),每日饮水1500-2000ml。
定期复查与个性化调整:结合术后肠道功能(如造口或低位前切除综合征),咨询营养师制定个体化方案。
温馨提示
饮食需根据手术类型(如开放手术或微创)、恢复阶段及个人耐受度调整,出现腹泻、呕吐等不适时,及时联系医生并暂停新食物尝试。科学饮食结合适度运动(如术后散步),可加速康复进程!
普外科门诊信息
赵任 主任医师
周一下午、周四上午(总院)
周三上午(嘉定院区)
结直肠疾病筛查专病
周一上午、周四上午(嘉定院区)
临床营养科门诊信息
总院:
专家门诊:周二上午(特约)、周二下午(特需)、周四上午
专家门诊:周二下午、周三上午(隔周)、周四下午
专科门诊:周五下午
嘉定院区:
专家门诊:周五上午
专家门诊:周一下午、周三下午
撰文:陈晓旭、孙惠华
审稿:李军、杨利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