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市社联 > 文章详情

资讯 | 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姚洋全职加盟上海财经大学,任院长!

转自:上海市社联 2025-07-22 17:56:11

7月19日,“央视财经”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称,该频道《对话》节目邀请多位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家、专家和媒体人代表分享了对行业与社会上“内卷”现象的观察,其中包括了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客座教授姚洋。

这显示,姚洋已加盟上海财经大学,担任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院长。

姚洋长期在北京大学工作。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官网介绍,姚洋1964年生于西安,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理系本科,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农业与应用经济学系,获发展经济学博士学位。

姚洋的经历还有: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大国发院经济学教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季刊)》主编;中国经济学年会理事长,当代经济学基金会理事长;中国经济50人成员。获2008、2014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一届和第二届浦山国际经济学奖(2008年、2010年)、第二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2008年);被评为2006年北京大学十佳教师和2017年北京大学十佳研究生导师。

姚洋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新政治经济学和开放条件下的中国经济增长。在《中国社会科学》、《美国经济评论》、《美国政治评论》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著有《制度与效率-和诺斯对话》(新版《制度与经济增长:与新制度经济学对话》)、《作为制度创新的经济改革》(中英文版)、《发展经济学》和《经济学的意义》等。

《作为制度创新过程的经济改革》(中英文版)

姚洋 著

中文版:格致出版社 2016年1月(再版)

英文版:Cengage 2009年

本书从制度创新入手介绍“中国奇迹”中的重要内容——制度变迁,即从国有制为基础的中央计划经济转变为基于多元产权制度的市场经济体制。作者认为意识形态的演变为中国改革进程的核心,制度构建于意识形态之上,且正是后者决定了什么是合意的社会;伴随着意识形态的蜕变或制度的变迁,中国经济体制完成了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型,渐进式的改革也终于获得了胜利。本书从演进这个新颖的视角入手分析这段改革的历史,是重要的理论创新。

《中国新叙事——中国特色政治、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分析》(中英文版)

姚洋 席天扬 主编

中文版:格致出版社 2018年10月

英文版:Springer 2025年

“中国新叙事”,是试图构建一种创新性的语言,阐述中国特色政治、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使得中国道路和模式成为一种具有全球意义的叙事,用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来讲中国的故事。本书的主旨,是基于多学科的研究视域,从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不同的理论维度,来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体制的法理原则、政治基础、经济绩效和治理逻辑。

来源:澎湃新闻、上海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