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肩膀后背有点疼,扛扛就过去了……”多少人有过这种想法?医生提醒:很多心梗患者发作前会出现不典型疼痛,左肩、后背、牙床等部位“预警式疼痛”极易被误判。
下面这些心脏求救的隐蔽信号,一起来看看↓
01
男子背痛硬扛3天
心肌大面积坏死
6月30日,樊先生就寝时突然左侧肩背部剧痛难忍,他误判为肩周炎发作,并未放在心上。
强撑3天后,他开始出现胸口疼痛、呼吸急促、无法平躺等症状,赶忙前往医院诊治,被确诊为急性前壁心梗并伴有心衰、休克。
接诊的医师表示,樊先生发病已超过72小时,远远超出心梗救治的12小时黄金时段,心肌损毁范围大,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极高。医师立刻为其进行手术并疏通血管,5天后樊先生转入普通病房。医师称,倘若患者能在发病2小时内就医,预后效果会更好。
日常生活中,一旦出现疑似病症,应马上拨打120,并在120分钟内抵达医院,尽早疏通血管。
02
医生提醒:7种疼痛是心脏在求救
实际上,很多人在心梗发生前的数天甚至数周会出现一系列先兆症状,这7种疼痛可能是心梗前兆,务必及时就医。
1
胸痛胸闷+大汗
胸部正中央或者胸部中间偏左位置出现疼痛,范围至少有一个巴掌大小。这种胸痛、胸闷如同胸口压了块巨石或被胶带缠了好几圈,还常常伴有莫名的恐惧、焦虑感。
2
长时间恶心干呕
心梗发作时,心肌缺血可能致使胃肠道功能出现异常,引发恶心和呕吐。这种恶心和呕吐通常会持续较长时间,不会因进食或休息而缓解,部分人还可能会有腹部不适或胃酸反流的感觉。
3
嗓子发紧不适
咽喉部有烧灼痛感,感觉喉部发紧,可能伴有胸闷、憋气、大汗症状。
4
上肢和左肩痛
一般是左侧肩膀或者左侧手臂内侧出现钝痛,可能放射至小指和无名指。
5
持续背部疼痛
有些心梗患者的疼痛会放射至后背,出现持续性的后背疼痛,女性相较于男性更为常见。
6
上腹部疼痛
感觉“胃痛”或上腹痛,服用护胃或者解痉药物没有效果,且疼痛与活动或劳累有关时,也应警惕急性心梗的可能。
7
牙痛或下颌痛
少数情况下,心梗患者会出现牙痛、下颌痛,且伴有胸痛、肩膀痛、冒冷汗、濒死感等症状。这类牙痛与运动相关,患者处于静止状态时不痛,一运动就疼或疼痛不止。
03
预防心梗,这6件事千万要少做!
1
熬夜:心脏超负荷运转
长期熬夜会打乱生物钟,致使血压波动、炎症反应加剧、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如同在心脏中埋下无数细小隐患。
2
“三高”饮食:脂质堆积
高油、高盐、高糖的饮食,加上烟酒刺激,促使血液中“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大幅上升。这些物质在血管壁上堆积,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正是心梗的病理基础。
3
久坐:血管硬化
缺乏运动使血液循环变慢,代谢废物堆积,血管弹性降低,为血栓形成创造了条件。
4
情绪:血管破裂风险
生活中要学会调控情绪,否则“气到心梗”“气到脑梗”并非夸张之词。
愤怒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大量分泌,导致血压急剧升高,可能引发血管破裂,如脑出血(高血压患者尤其危险)。血压波动易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堵塞心脑血管,导致心梗或脑梗。
情绪激动还可诱发房颤、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源性猝死。
5
吸烟:损害血管
烟草中含有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大量有害物质。尼古丁会使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焦油会损伤血管内皮,让血管变得粗糙,容易形成血栓;一氧化碳则会与血红蛋白结合,降低血液的携氧能力,使心肌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长期吸烟,就像在血管里埋下了一颗颗“定时炸弹”。
从血管内皮的微观损伤,到急性心梗的突发风险,吸烟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贯穿始终。戒烟是一剂唯一无需医生开方的心血管“良药”,却能带来最显著的疗效。
6
饮酒:诱发心梗发作
酒精会引起大脑兴奋,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并诱使心律失常。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会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或急性心肌梗死。
04
心梗了该怎么做?
一旦发生心梗,正确迅速地处理至关重要。
首先,马上停止一切活动,坐下或躺下,尽量保持安静。这样做可以减轻心脏的负担,避免加重病情。同时,千万不要自己硬撑着行动,比如想自己驾车去医院,这是极其危险的。
接下来,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清晰描述你的症状,例如胸痛的部位、性质,以及是否有呼吸急促或冷汗等表现。在等待救援时,不要慌乱,保持镇定。
如果手头有急救药物,比如硝酸甘油或阿司匹林,明确自己不对这些药物过敏,可以在救护车到来之前服用。硝酸甘油可以帮助扩张血管,缓解胸痛;而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但要注意,服用硝酸甘油时一定要确保安全,以防止因血压骤降引起晕厥。
心肺复苏术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主要手段,如遇患者突然倒地,判断无呼吸、无意识后,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抓住“黄金4分钟”,抢救越及时,成功率越高。
为了自己的心脏健康,建议平时要定期体检,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高危人群最好能够设置一键呼叫紧急联系人,避免自己无力拨打急救电话,心梗的治疗效果与送医时间紧密相关,越早接受治疗,心肌损伤越小,生存率也越高。
资料 | 央视新闻
编辑 | 李玲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