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杨行镇香逸湾小区由三个独立区块组成,共计2554户,常住人口近万人。上半年,香逸湾党总支锚定“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目标,以民生小事、实事为切入点,先后完成一系列小微改造,以“绣花功夫”推进社区精细化管理,实现小区环境“逆生长”,焕发新活力。 香逸湾居民区党群服务站外立面微更新
正值盛夏,骄阳似火,但经过香逸湾517弄小区的紫藤花长廊,顿时感到一片清凉。517弄长廊改造工程是香逸湾小区“逸家”特色微改造的生动实践。去年,针对居民反映的长廊破旧、不能遮风挡雨等问题,党建引领“三驾马车”协同发力,先后完成长廊整体翻新,加装顶棚,获得小区居民一致好评。
1.0版本改造前后
今年5月,香逸湾党总支在深化“四百”大走访工作中,积极回应居民提出的“希望小转门处能有个歇脚的地方”的民生诉求,在去年完成顶棚加装的基础上,继续对长廊进行全方位升级:增设休闲座椅、装扮紫藤花廊景观,更精心打造了家风家训宣传版面,在小区内弘扬清风正气。通过在线征名集思广益,长廊被正式命名为“逸境轩”,既彰显“逸家”文化特色,又成为小区新晋网红打卡地。
夜晚的逸境轩
逸韵时装队在此排练
此前,逸境轩旁的非机动车地库出入口道路坑洼,雨天还有积水问题,香逸湾党总支通过实地勘察和多方协调,对该路面进行了全面整修。
道路维修前
与此同时,通过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党总支联合专业团队“麦绘”,组织居民共同参与地库出入口彩绘活动。以“共绘家园”的形式,让冰冷的墙面变身艺术画廊,生动诠释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理念。
彩绘前后对比
在517弄小区,有一座承载着居民记忆的景观小桥。多年来,这座小桥历经风吹日晒,出现了木板破损、围栏松动等安全隐患,影响了居民日常散步通行,“微改造”行动迅速展开。
517弄小区危桥修复前
木板修复、刷漆,加固安全围栏,修复后的小桥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更以崭新的面貌重新融入小区景观,变得“既安全又漂亮”。
修复后
平凡一角华丽蜕变
香逸湾小区58弄西门大草坪边上,最近有了新变化!原来老旧的变电站区域经过一番精心改造,现在焕然一新。针对居民反映的变电站防腐木及隔离板老化问题,以及大草坪周边缺乏休憩设施的需求,党总支迅速行动,全面油漆翻新、精心选购安装休闲座椅、铺设仿真草坪……不仅解决了安全隐患,更以点带面打造出集功能性、美观性于一体的社区微景观,让原本平平无奇的角落变身居民茶余饭后的休闲好去处。
“社区小先生”化身环保小卫士
维护周边环境卫生
破旧凉亭以心换新
在香逸湾128弄小区居民的翘首以盼中,一座承载着邻里温情的凉亭完成了它的华丽“蝶变”。经过精心修缮的凉亭不仅面貌焕然一新,更通过居民民主投票被赋予了饱含深意的名字——“逸馨亭”,寓意着“逸家”社区的温馨与美好。
这座凉亭的蜕变,不仅是社区环境的提升,更成了连接居委与居民的“连心桥”。如今,这里既是老人们话家常的休闲天地,也是孩子们嬉戏玩耍的欢乐角落,更是社区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凉亭功能的多元化,让这个小小的空间焕发出大大的活力。
“逸家”地标更新、垃圾点位美化、下沉式广场座椅彩绘……美好生活是民心所向,也是幸福所在。香逸湾党总支聚焦“关键小事”,用小写意的笔触织出一幅幅“小而美、微而妙”的幸福画卷。未来,还将一如既往地着眼民生实事,汇聚智治合力,共绘“美好社区”新答卷!
通讯员:顾颖飞
编辑:颉廉杰
资料:杨行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