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上午9点,杨浦区区长周海鹰走进上海人民广播电台“2025夏令热线区长访谈”节目。
两小时的直播中,周海鹰区长与主持人共同接听前方记者与市民来电,第一时间连线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属地街镇负责人,回应市民群众关切。
“路堵心更堵?
多招齐疏解烦忧"
家住大桥街道金隅外滩东岸的王女士反映,他们小区紧邻互联·宝地产业园——杨浦区互联网企业成长发展的重要载体。市民发现由于园区临近12号线宁国路地铁站,员工上下班大都以共享单车外和电动自行车通勤为主,导致眉州路等路段早晚及夜间常被外卖车辆、网约车和大量的共享单车堵死。
王女士在直播中焦急地说“哪怕我骑电瓶车出行,路都被非机动车占据了,我都没法回家,而且行人也没地方走。”她表示,自己就曾因道路拥堵发生过车辆剐蹭的事故,“真的很影响出行安全。”
杨浦区交警支队副支队长陈超泽解释称,互联·宝地是美团、得物等互联网企业的主要办公区域,上万名员工通勤带来的非机动车潮汐,让这个创新园区陷入“车海围城”的窘境。尤其在早晚高峰,人车汇聚道路拥堵,再加上周边的大型居民区在陆续交房入住,所以停车和出行“矛盾突出”,虽然已采取措施,但夜间通行压力仍然很大。
大桥街道党工委书记肖菁坦言,“相关涉事路段标识不全、管理力度跟不上实际需求,虽然已经与园区商议尽量减少单车投放并加强清运,但还是因为流量太大,整治效果不明显。”
要服务好上班族,也要保障居民出行
杨浦区区长周海鹰强调,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多方协调,区交警支队和区建管委不仅要完善眉州路等相关路段标识,更要针对外卖骑手、网约车、共享单车在晚高峰的拥堵想办法。比如,协商设置单向通行或者划定专门的蓄车场地,合理疏导不同类型的车辆;再比如,共享单车的投放也要根据实际适时、适量、加快清运频次。同时,属地街道牵头,联合多部门共同管理,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
案例反馈
成立整治专班,协调相关部门召开专题推进会,督促单车企业及时清运淤积车辆,加强周边巡查及清运力量,优化清运频次和方案。区公安分局交管支队重点时段加强警力配置,优化沿线上下游路口交通信号灯配时方案,促使接客网约车快速离场。对园区内部通行路线加强指导,分区域设置上车等候点,会同园区物业,拟定相关方案,将晚间通勤集中散客候场网约车引导至园区地下车库排队等候,适当延长集中通勤地段的车辆免费停车时长。区城管执法局加强动态巡查、监督,督促运营企业及时清运,配合属地街道、管理部门推进常态长效管理。区建管委优化共享单车长效综合监管,联合相关部门开展综合治理,对重点区域、重要潮汐点位提高响应处置要求,督促共享单车车企落实好主体责任,合理投放车辆,加强运维和清运。
"短驳车盼常驻?
定制公交来支招"
同样是出行问题,家住闸殷路75弄兴浦新村的居民薛先生来电反映,他们小区附近虽然有地铁8号线和10号线地铁站,但是小区到地铁站距离约2公里,步行时间很长,“早上上班非常麻烦”,虽然有接驳公交522路和1228路,“但是公交522路到8号线地铁站,每天早上6点到8点半结束,下午4点到6点半结束了,公交1228路到10号线也是分时段营运,而且都周末停运,对上班族来说是挺不方便的。”
薛先生还很苦恼,他说有些时候附近的居民只能冒险搭“黑车”出行,他提出建议:“最好短驳车能在日间常态化运行,这样随时能搭乘去地铁站,我们肯定会更方便一点。”
杨浦区建管委主任徐明介绍,该区域附近有4条公交线路,500米内有也有一个公交站点,是符合“服务半径”规范的。对于薛先生的问题,他表示一方面会协调公交线路优化服务、提高频次;另一方面,他建议市民试试看“定制公交”的办法,薛先生当即表示这办法可行,但不清楚应该如何定制公交?手机操作是什么样的流程?“5-10人以上即可,我们将马上指导薛先生进行申报。”徐明介绍,目前杨浦区已有8条定制公交线路。
杨浦区区长周海鹰强调,这个问题要马上落实,争取形成长效机制。“市民反映的问题,一方面感受到大家对杨浦区很多工作非常关心,给我们提了非常好的意见建议,所讲的这些问题,我们要马上抓好相关工作的落实,同时把工作做得更加细致,不断提升杨浦区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
案例反馈
区建管委立即会同久事公交集团、殷行街道梳理周边公交情况,针对居民反应前往地铁站不便的问题,久事公交集团将联合杨浦区相关部门、居民代表等加快研究形成公交优化方案,尽快落地实施。
广场舞占道扰民引冲突
多方协调共寻疏导良策
林先生来电反映了一个“常见问题”——广场舞扰民。他说位于飞虹路780弄的海上和集小区是今年5月新交付的楼盘,“最近我发现跳广场舞的居民占用小区大门附近区域,甚至包括人行通道,影响小区进出。”
他还注意到,跳舞的并非全都是本小区居民“大约有30名非本小区居民每天早上和晚上聚集跳舞,还和小区居民发生过肢体冲突,双方矛盾越结越深,扰民情况已经持续两周左右。”
杨浦区治安支队保安管理科科长吴文波表示,“经核实,该处的跳舞者多为周边小区的居民,尽管现场噪音未超标,但占道问题确实存在。”他介绍,每天晚上10点到次日6点会重点关注,不仅仅是噪音问题,还有公共秩序维护以及交通疏导。
江浦路街道办事处主任陈凡坦言,“我们还是希望疏堵结合,把跳舞居民引导到相对来说对居民影响小一点的位置。同时,跳舞时间和音量都要进行具体的约定。”
“跳广场舞锻炼身体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同时不要扰民,不能对周边交通造成影响。”杨浦区区长周海鹰提出:“跳舞位置是在小区红线内还是红线外,是在市政道路人行道上吗?请相关部门马上到现场确认。居民的权益一定要得到保护。跳广场舞选择什么样的合适位置,要请街道搭一个平台,了解这些居民原来是在什么地方跳广场舞的,把来龙去脉弄清楚,规范合理地进行引导。”
案例反馈
一是搭建协商共治平台。整合街道网格工作站、相关科室、居委会、社区民警及双方居民代表,共商共治、推动相互理解。二是做好源头引导工作。通过对参与居民需求调研及周边合适场地踏勘,引导居民至适当区域进行锻炼,并建议通过约定活动时间,避免影响居民休息。区公安分局配合做好居民工作,搭建协商平台,引导至不造成影响的区域内跳舞,对周边地区加强管理。
既要让跳舞的居民跳得开心,
又要让小区住户住得舒心!
堆料占道常“返潮”
治理如何破难题?
记者代灵的采访则是在杨浦区市光路工农四村1-45号附近,有居民反映沿街商户把如黄沙、水泥、砖块等建材堆放在商铺后方通道中,该区域原为小区公共通道,而且这些建材已经堆放了20余年,严重影响底楼居民的生活。“投诉后尽管有人上门迅速清理了一部分建材,但问题未根治,仍存在返潮风险。”
殷行街道办事处主任白骏接听电话表示,经查该处堆放建材的是一家经营20年的商户,因商铺空间不足,就私自占用小区公共区域搭建临时棚堆放物料。目前已责令商户立即清除所有建材并承诺拆除棚子。同时街道也将配合城管部门加强巡查,确保问题彻底解决。
杨浦区区长周海鹰表示:商户依法经营建材是允许的,但侵占公共区域并影响他人行为是不对的。尽管属地街道响应迅速值得肯定,但此类问题容易反复,需要举一反三建立长效机制。“市民通过各个渠道反映的问题线索,我们都非常重视,对相关问题立即处置,即知即改,但是可能过段时间又出现了返潮,这对工作的精细化、长效化来说是一个新的考验。”
案例反馈
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到场查明,该违法搭建及建材堆放为沿街已停业的建材商户所为,已责令清理物品并限时拆除违建。目前,外围堆放建材已清理干净,计划于本周前完成违建内的建材清理及拆除工作,街道将加强对整改过程的督促监督,确保按时完成。下一步,将加强对小区内相关情况的巡查处置,督促物业企业对违法行为及时上报,形成“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及时解决”的长效管理机制。区绿化市容局配合街道做好相关工作。
资料丨话匣子
编辑丨奚宇轩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