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顾村镇菊泉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宝山区菊盛路218号,下设分中心1所、馨佳园十二街坊和保利2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及5所村卫生服务站。中心先后引入国家和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陆氏针灸”,成立陆氏针灸传承创新工作坊保利教学基地;引入陆氏针灸第四代入室弟子、上海市名中医“吴耀持名中医工作室”,培养、培育中医传承人。承担宝山区医学重点专科(B类)项目1项,区科委科研项目6项,市中医专家师带徒项目1项,区优青培育项目1项。2024年中心成功申报上海市中医药特色专病专科(社区)能力建设项目——急性腰扭伤专病,在上海市名中医吴耀持教授的带领下,中医团队用心诊治,深得患者的认可和好评。 急性腰扭伤,是腰部急性病变的常见病之一,归属于中医学“腰痛”范畴,俗称“闪腰、岔气”,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腰部疼痛及功能活动受限。本中心为上海市腰突症会员单位,中医组在腰椎间盘突出、急性腰扭伤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在治疗时以“筋出槽骨错缝”为理论基础,将陆氏针灸与推拿手法结合,并加以融合、改良,逐渐形成“一针、二推、三敷”特色诊疗模式,让病人在短时间内改善腰痛,达到让患者“躺着进来,竖着出去”的诊疗效果。 壹. “一针”(陆氏针芒行气法结合弩法) 取穴后溪穴,爪切法进针得气后,采用针芒行气法:用拇、食指夹持针柄折成圆弧形,使针尖朝向病所,中指在针柄下方抵住使针身弯曲成弓弩状,三指轻捻约10~15秒,如拨弩机之状,然后使用医用棉球与胶带固定针柄,留针20分钟,保持弩机之状,以持续效果。医师施针期间,助手站于患者后面,托住其腰部,带着病人缓慢正、逆旋转腰部,达到通经止痛、恢复活动的目的。 贰. “二推”(指压承山穴配合晃腰) 患者取俯卧位,医师按压患者承山穴,左右各30秒,同时嘱患者晃腰,以纠正腰部小关节紊乱。 叁. “三敷”(菊泉腰痛方) 将中药热奄包(延胡索、赤芍、当归、川芎、桑寄生、苏木、地龙、狗脊、川断)加热后置于患者腰部疼痛部位,热敷15分钟左右。治疗结束后患者可将热奄包带回家重复使用,打湿后微波炉中火加热3分钟即可,每日热敷2次,每次15分钟为宜。 急性腰扭伤专病门诊同样注重患者的健康教育和长期管理,指导患者练习健腰操,进一步预防腰腿痛的复发。 第一式:屈膝拱腰 仰卧,屈膝足踩床面,以双手双足及颈项部为支撑点,尽量挺腰,使身体呈拱桥状,上下各10次。 第二式:手膝爬行 以双手及双膝着地,可圆形爬行,每次3分钟。 第三式:展翅抱膝 两脚分开站立,抬头挺身,两手由前向上侧上举,尽力将身体舒展;然后双脚并立下蹲,两手抱膝,尽量将身体团紧,最后挺身立直,连续做10次。 第四式:悬腰搭肩 脚不动,以腰脊为纵轴,身体向右转动90°,同时左手经体前由下向右上方向屈臂划弧,眼看左手上体向左转动,左手跟随;继续经脸前向左划至左侧下,同时右手也向左划弧,当右手划至左肩部位时,眼看右手左右连续各做10次。 第五式:托腰倒走 直立后伸,双手托腰倒走,每次5分钟。 患者严某,男,35岁,美籍华人。健身后出现右侧腰痛伴活动受限半天,无法弯腰、行走,家人用轮椅推至中心急性腰扭伤专病门诊,VAS疼痛评分8分,腰椎前屈活动度(MMST)15.5cm。一诊施以“一针、二推、三敷”特色诊疗法,患者当即疼痛显减,腰部活动恢复正常,查体VAS疼痛评分4分,MMST增至21cm,自行走出诊室。二诊予“一针”“三敷”配合中频治疗,患者腰痛完全缓解,VAS评分0分,MMST22.5cm。 患者诉因健身经常出现腰扭伤,国外通常给予止痛药治疗,一般休息2周疼痛才能缓解,没想到中医治疗一次就能让他恢复活动,疼痛大减,不禁感叹中医的神奇。 学术带头人:吴耀持 上海市名中医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吴耀持,上海市名中医,“陆氏针灸”第四代入室弟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针推伤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主持各类科研项目31项,出版专著15部,发表论文278篇,授权专利17项,获得中华中医药科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上海市中医药科技成果奖及上海市中医药科学普及奖等奖项12个。 中心中医科自建院起一直为社区居民服务,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专业科室。中心专病团队成员24名,其中中医医师14名,康复护理10名,高级职称4名,陆氏针灸传承人1名,2名入选市级人才培养,3名入选区级人才培养项目。科室年门诊量近15万人次,并逐年递增,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专病团队优选管理、业务及康复骨干,紧紧依托吴耀持教授为专病发展学术带头人,定期指导发展,打造在社区“简验便廉”的特色急性腰扭伤专病门诊。 门诊时间:周四上午7:45-11:30、周五下午1:00-4:30(具体以公告为准) 门诊地址:宝山区顾村镇菊盛路218号312室 咨询电话:18117576212(王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