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松江 > 文章详情

女子虚构怀孕诈骗敛财,终获刑并处罚金

转自:上海松江 2025-07-21 15:38:17

结婚大事却始终不见女方父母,临产前又“不幸”流产……在这层层谜团背后的,实则是一名在逃人员。2025年5月8日,松江区人民检察院就女子小薇涉嫌诈骗一案向法院提起公诉。日前,松江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小薇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八个月,剥夺政治权利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

2023年3月,在一家小吃店打工的王先生认识了同事小薇。小薇性格开朗,和王先生很聊得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小薇主动向王先生表达了自己的爱意,两人相恋。

一个月之后,小薇告诉王先生,自己怀了双胞胎,并且向王先生展示了医院的病历、彩超检查报告、孕早期超声检测等证明材料。王先生非常高兴,把小薇怀孕的消息告诉了父母。王先生父母给小薇发了一个大红包,提出两家家长见面商议婚事。就这样,王先生的父母加上了“小薇父母”的微信。

商定婚事时,小薇向王先生的父母发来了嫁妆单和胎儿超声影像等照片,索要手术费、见面费、住院费、彩礼等各类费用30多万元。小薇称自己的父亲在部队工作,不方便和他们见面。尽管觉得始终未见到女方家长有些蹊跷,王先生的父母最终为了这桩婚事还是把钱转给了小薇。

2024年年初,临近小薇的预产期,王先生父母向小薇询问起孩子的情况。小薇却称,自己检查出患有子宫瘤,胎盘不脱落,不能生产,并告知怀的孩子已经流产,但之后通过技术手段,再次怀上了双胞胎,索要月嫂费、孕检费、生活费等共计50多万元。即便疑虑重重,王先生父母还是照办。

直至10月,王先生父母到小薇“病历”所在的医院询问,才得知小薇根本没有怀孕就医的记录。而后又得知小薇因涉嫌犯罪已被外地公安传唤,于是王先生父母前往小薇身份证上的户籍地址了解情况,最终从小薇的祖父母处得知小薇和她的父亲已经离家多年。

原来,小薇怀孕是假,且此前她在外省市使用过类似的诈骗手法,骗取另一被害人40余万元,并被外省市公安机关列为网上在逃人员。到案后,小薇对诈骗事实供认不讳。据小薇交代,所谓怀孕证明材料都是自行伪造的,其“父亲”的微信账号系其伪装。

承办检察官经审查认为,小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遂依法提起公诉。

检察官提醒,近年来,婚恋彩礼类诈骗手法花样繁多,不断翻新。广大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擦亮双眼,对于他人频繁索取大额钱款的可疑要求,务必谨慎处理,切实保护自身财产安全。

■记者陈菲茜 通讯员:蒋林陆 文网络图

■文字编辑 桂可欣

■栏目责编 沈莉娜 ■栏目主编 叶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