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慢性疼痛,特色针法显身手 ——徐汇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筋痹(肌筋膜炎)中医特色专病
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一所拥有80多年历史的一级甲等综合性医疗机构,为上海市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范围3.18平方公里,辖区内常住人口71580人。中心下设5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均能提供中医诊疗服务以及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其中滨江社区卫生服务站为2023年上海市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
中医科为本中心的一级科室,下设中医内科和中医针推伤科,目前配备中医设备11类18种,能够提供中药饮片、针刺、艾灸、拔罐、推拿等9类48项中医药技术方法。
中心依托徐汇区医学重点学科项目建设——中医针伤科(中医药适宜技术建设方向)(SHXHZDXK202320),创建了针灸特色针法治疗体系:融合了传统岭南针灸流派学术思想和基于“筋膜理论”的现代针灸理念;既重视传承,又注重应用和发展;先后获2023年徐汇区医疗适宜技术、2024年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能力建设项目立项,在上海市中医医院徐世芬主任的指导下,开展筋痹(肌筋膜炎)专病建设。
什么是肌筋膜炎?
肌筋膜炎是一种临床常见,而又常被忽略或误诊的痛症,其实质是肌肉和筋膜的无菌性炎症。
主要病因:
劳损:长时间的过度运动、重复的肌肉牵拉或姿势不良,使肌肉和筋膜处于持续的紧张状态,容易导致微小的损伤不断累积。例如,运动员长时间高强度训练,办公室职员长时间伏案保持不良坐姿等。
外伤:肌肉和筋膜受到急性损伤,如挫伤、拉伤等,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发展为肌筋膜炎。
受寒∶寒冷刺激会使肌肉和筋膜收缩,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当血液循环不畅时,代谢废物堆积,容易引发炎症反应。比如,冬季不注意保暖,腰部、颈部等部位受凉后可能诱发肌筋膜炎。
诱因:
当机体受到寒冷、潮湿、疲劳、外伤或姿势不当等外界不良因素刺激时,可以诱发肌筋膜炎的的急性发作。此外,心理因素的影响,比如长期压力大、焦虑也可能导致肌肉紧张,进而诱发肌筋膜炎。
好发部位:
脊柱、臀部、四肢等均可发生。颈肩部好发于斜方肌、肩胛区,腰背部好发于腰方肌、竖脊肌,臀部好发于臀中肌、梨状肌,以及足底等。
好发人群:
中老年人,体力劳动者,久坐人群。
症状表现:
本病特征为反复出现持续或者间断的慢性肌肉酸胀痛或钝痛,其痛点较为固定,局部有紧束感或重压感。肌肉紧张或僵硬,有时还能摸到条索状或结节状的硬块。由于疼痛和肌肉紧张,患者病变部位的活动会受到一定限制。
鉴别诊断:
颈椎病
相似:都与颈部疼痛、活动受限有关。
不同:颈椎病常伴有上肢神经受压症状,影像学有颈椎结构性病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都有腰痛及活动受限表现。
不同:腰椎间盘突出症常有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影像学可见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
腰椎管狭窄症
相似:均可出现腰部疼痛情况。
不同:腰椎管狭窄症典型症状是间歇性跛行,影像学显示椎管矢状径减小等改变。
急性腰扭伤
相似:均有腰痛及活动受限表现。
不同:急性腰扭伤起病急,有明确外伤史,疼痛活动时剧烈,静息时减轻。肌筋膜炎病因多样且病程长,疼痛以静息痛明显,活动后可部分缓解。
斜土筋痹(肌筋膜炎)专病门诊以刃针和岭南毫火针特色针法为主,配合中药熏蒸、牵引、中医定向透药等技术,对筋痹病开展中医综合治疗。
1.特色针刺疗法
刃针“恢刺法”:
刺筋之旁,必数举其针或前或后以舒筋急。刃针“恢刺法”发挥针和刀刃双重疗效,活血通络,镇痛起效快,不良反应少。
适应症:筋痹(肌筋膜炎)属于气滞血瘀证型。症见筋脉疼痛,痛如锥刺,固定不移,伴有局部皮肤麻木不仁。舌暗,舌苔薄,脉弦。
操作步骤:找准病变部位或穴位,以压痛点、结节、条索状物等异常反应点为进针点;无菌管针进针,进针深度约为针体的1/3,角度约为15-30°,以针体与皮肤接触处为支点,在与针刃垂直方向上横向摆动钝性分离粘连软组织。
岭南毫火针“贯刺法”:
直接穿刺病灶点,一刺不已则复而刺之。毫火针“贯刺法”以火助阳,发挥温通散寒作用,迅速缓解因寒湿引起的疼痛。
适应症:筋痹(肌筋膜炎)属于寒湿痹阻证型。症见筋脉局部有发凉感,甚则恶寒畏风,患肢抽掣,得温则减,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操作步骤:找准病变部位或穴位,以压痛点、结节、条索状物等为重点进针点;焠烧毫针,与进针点角度呈90°,迅速下针,疾进疾出,棉球按压针孔。根据病灶范围大小可多次施针。
02.中药熏蒸
诸筋束骨而利关节,对于筋痹疼痛加剧,而致骨与关节屈伸不利,局部压痛明显者,采用自拟协定方“舒筋通络熏蒸方”。含伸筋草、透骨草、路路通、桑枝、羌活、独活、制川乌、全当归、桂枝等,具有舒筋通络、祛风止痛的作用。通过中药熏蒸疗法,药力借助蒸汽的热力作用,渗透到皮肤、毛孔、腠理,进而被人体吸收,直达病所,加强其肌肉松弛,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废物的排出,起到消炎、止痛等作用。
学术带头人
徐世芬,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博士后合作导师。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中医药领军人才、上海名中医陈汉平名医工作室学术继承人、上海名中医吴焕淦名医工作室学术传承人、上海陆氏针灸传承人、岭南针灸流派传承人;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SCI论文40篇,影响因子超过150分。
长期从事针灸临床和科研工作,曾多次受邀在针灸相关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言。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教育部科技奖、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中华中医药科学技术奖及上海中医药科技奖与推广奖等。同时承担对外教学任务,先后赴法国、马耳他等国家进行全英文授课,主持多项国际教育课题。
专病负责人
郭丽雯,医学硕士,主治医师,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主任,师承曙光医院上海市名中医余小萍教授。任职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社区分会常委、上海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委员。先后入选2020年徐汇区医联体中医骨干研修班、2023年上海市非中医类别医师学习中医“百师强基”师资培训、2023年上海市中医医联体基层骨干研修班等人才培养项目。累计发表论文6篇,科普文章1篇,参与编写论著6本(主编2本,副主编2本,编委2本),发明专利1项。长期从事中医“治未病”相关工作,擅长中医体质调理,亚健康、疲劳综合征、咳嗽病、脾胃病等慢病调理。
团队主要成员
陈晓磊,医学硕士,中医全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市徐汇区医学重点学科——中医针伤科学科带头人。曾参访中国台湾省桃园市坜新医院短期进修全科医学。任上海市针灸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委员会、上海市康复医学会中医骨康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从事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传承、应用和团队建设工作。在岭南针灸流派学术思想指导下诊疗优势病种。工作期间荣获“徐汇区好医生”称号。负责中心中医相关国际交流工作,以英语版授课视频和现场操作演示相结合形式,带教对国际留学生社区中医药临床见习。
团队主要成员
黄灵琳,医学硕士,中医传统功法国家二级运动员。从事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传承、应用等工作。擅长运用刃针、岭南毫火针、岭南靳三针针法诊治相关疾病。目前主持刃针相关市级课题1项。
专病门诊时间
周二上午 8:00-11:30
周三下午 13:30-16:30
门诊地点:
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滨江社区卫生服务站
(东安路800弄11号107室)
“乳”此重要——闵行莘庄社区乳岩(乳房恶性肿瘤)术后专病门诊 丨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专栏
传承岐黄薪火,防治哮喘疾病——奉贤青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妙招丨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专栏
蔡氏妇科进基层,优势病种惠百姓——安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妇科特色专科丨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专栏
针推相益彰,非遗护社区——金山区朱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腰椎间盘突出症专病门诊丨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专栏
告别鼻炎,畅快呼吸——静安区大宁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过敏性鼻炎专病门诊丨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专栏
中医内外兼治,守护乳腺健康——奉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乳腺专科门诊 | 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专栏
皮肤顽疾且看中医妙法——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皮肤科特色专科丨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专栏
名医传承治眼病 干眼专病惠百姓丨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专栏
“肩”入“家”境——长宁区新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肩周炎特色专病丨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专栏
名医引领 中西汇通——曹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内分泌专科丨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专栏
“动静相宜”防骨痿,一针一药总关情丨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专栏
百年独门手法——海派丁氏推拿落户江宁丨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专栏
师承海派顾氏外科,罗店社区治疗压疮有妙招丨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专栏
“针、推、药”结合 “防、治、康”一体——松江区方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遗尿病专病门诊丨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专栏
“江”心合力,“颈”益求精——江川社区颈椎病专病门诊丨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专栏
月经量少不用愁,陈氏妇科解您忧——吴泾社区月经过少专病门诊丨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专栏
一方多用 内外共调——上海市徐汇区田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便秘专病门诊丨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专栏
以匠人之心,钻研口疮诊治之术——花木口疮专病为你解决“小溃疡,大烦恼”丨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专栏
传承与创新——上钢中医骨伤科特色专科丨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专栏
虹桥传承陆氏针,妙手治颈;社区弘扬古法灸 ,仁心护椎丨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专栏
方寸之间尽显非遗魅力——小医院解决骨伤大问题丨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社区)专栏
欢迎本市卫生健康工作者投稿,相关科普文章与视频等经所在科主任审阅后,投稿至单位宣传部门,经宣传部门提交“健康上海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