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第一教育 > 文章详情

挖人参、辨真菌、采标本……这个暑期研学活动学生收获满满

转自:第一教育 2025-07-20 18:53:08

研究火山岩层剖面、了解气象数据采集原理、在森林中辨认大型真菌……这个暑期,奉贤区汇贤·奉浦联合中学科创社团的学生来到吉林长白山,开启了一场探寻自然奥秘、感受生态魅力的研学之旅。

汇贤·奉浦联合中学科创社团此次研学之旅为期一周,既有场馆参观,又有实地考察。

在长白山自然博物馆,学生了解长白山从远古地质变迁到火山喷发塑造现今景观的历程,在动植物展区,学生拿出带来的研学资料,将书上的内容与博物馆内容进行对照,做好笔记。

在长白山气象观测站,学生跟着观测员学习风向标、百叶箱等设备的运作,了解气象数据采集原理。

在长白山科学研究院实验室,学生用涂抹指甲油、胶带揭取的方式制作叶片表皮标本,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气孔,体验将生活技巧转化为科研手段的创意。

在长白山民俗博物馆,学生参观肃慎、渤海、女真、满、汉、朝鲜等民族的生产生活民俗,感受长白山各族人民的精神品格。

实地考察活动则是体力与智力的双重考验。学生在中国科学院老师带领下进入长白山山区,寻找火山碎屑流中的“宝贝”,搜集花岗岩、黑曜岩、碳化木等石块,还跟着老师研究火山岩层剖面。在天池、二道白河瀑布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地下森林裂谷边行走边观察、学习倒木等植物知识。

他们在东北亚植物园认识蒙古栎等植物,学习忍冬的抗菌特性;了解松鼠传播树种、野猪为小型动物开路、东北虎优化野猪种群等长白山生态链的奥秘;他们还携带红外相机进入林区,辨别动物脚印,并安置相机期待捕捉到野生动物画面。

学生还在长白山科学研究院菌类研究专家王柏的带领下,在森林中辨认大型真菌,如灰褐色的木蹄层孔菌、迷宫状菌孔的三色迷孔菌,还发现桦滴孔菌可擦拭镜片;在林泉沟生态观光研学基地了解长白山作为天然药库的独特优势,认识野生灵芝、黄金菇等名贵药材,并体验挖人参;在二道白河中华秋沙鸭公园观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

研学之旅的最后,学生还分组对所研究的课题进行汇报与答辩。

校长杨霞表示,这次长白山研学活动,是将“科创操作”类的课程学习拓展到“学生做小课题研究”类课程,指导学生针对生物开展实验研究,基于此,让学生感受如何做小课题,并且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考察,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今年寒假期间,科创社团学生还前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进行了研学活动。

据研学活动负责人、汇贤中学工会主席王敏芬介绍,此次长白山研学活动是学校科创社团活动的一部分。2024年,汇贤·奉浦联合中学依托中国科学院的科普资源,每周邀请中国科学院博士生来校为社团学生授课,“我们在教学中发现,校内知识学科学习不能为学生的课题研究做更好的提升和指导,教师也需要进一步学习,所以我们就想借助中国科学院的专业力量,由他们提供专业的课程、专业的师资,带着学生做课题。”

汇贤·奉浦联合中学学生前往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参观

学校考虑到生物类课程比较贴近生活实际,又有很多动手实践操作的活动,更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学校目前的课程以生物类为主。比如今年的春季学期,社团课程就对茶叶、叶绿素进行研究,这次在长白山的研学中学生也看到了生长在不同气候中各种植物。

据了解,社团课程就每个阶段都会进行课题汇报,由授课导师指导学生撰写报告、制作展示PTT,提高学生的课题研究能力。

汇贤中学创办于2011年,是一所公办初级中学。2019年,汇贤中学与奉浦中学联合办学,成立上海市奉贤区汇贤·奉浦联合中学,两校区一体化管理。学校自创办起便将科技教育置于优先发展地位,致力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此,学校不仅在校内开设了丰富多样的科创类社团课程,如无线电、机器人、电子制作、DI即时挑战等,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科技知识基础;同时,还积极组织并引导学生参与各类校外科技实践活动,将学习与探索的课堂延伸到更广阔的社会空间。通过这种校内课程学习与校外实践拓展相结合的模式,学生们得以在掌握科技知识的同时,有效锻炼动手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

学校从2015年开始参加DI青少年创新思维大赛,于2015年和2017年两次获得DI青少年创新思维大赛全球第一;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活动,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未来工程师大赛、 DI青少年创新思维大赛、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青少年电子制作活动、青少年无线电活动等,学生参与人数多,每年都获得全国、全市诸多奖项,学校也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金字塔形创新素养培养课程体系,学校被评为首批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


文字:曹轶姗

图片由相关学校提供

编辑:周紫昕

校对:曹铒

责任编辑:吴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