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嘉定 > 文章详情

30多国艺术精品汇聚嘉定!这个展览如何让丝路文化“活”起来?

转自:上海嘉定 2025-07-19 19:54:40

今天(7月19日,第十五届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第六届嘉定(菊园)巡展在菊园新区丰德园开幕。展览以“各美其美,丝路共融”为主题,汇集30多个国家、150多位艺术家的精品,通过多元文化对话、艺术创作互动及产业融合探索,为观众呈现一场跨越国界的艺术盛宴。

跨越山海的艺术对话

展出作品涵盖绘画、摄影、染织、陶艺、黏土花艺、漆画、雕刻等多种形式,展现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搭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其中,来自法国、西班牙等国家的雕塑作品,构造了介于现实与幻想之间的奇妙空间,让人不禁称赞艺术家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中亚艺术家们的绘画、挂毯作品则带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古老的图腾、独特的装饰元素,讲述着中亚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来自中国的玉雕作品温润精巧、核雕作品栩栩如生,陶瓷、刺绣等作品更是充满了东方艺术的独特魅力。

一场跨越山海的艺术对话在展厅内生动上演。法国艺术家伊飞雪的雕塑作品《生根》,以法国梧桐树皮脱落的肌理为视觉元素,通过这一独特意象,构建起连接其故乡与上海的艺术纽带。“我的家乡和上海都有许多梧桐树,作品承载了我对两座城市的情感,象征着不同文化土壤中生长出的根系。”伊飞雪说。

《生根》

艺术的对话不仅跨越地域,也体现在形式的融合。巴基斯坦艺术家丽雅的书法作品《书法》运用巴基斯坦的官方语言乌尔都语,以缤纷的色彩象征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活力。“在上海结识各国友人、展开深厚情谊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这座城市的多元魅力。这幅作品是巴基斯坦传统书法与上海文化活力相融合的成果。”丽雅分享道。

《书法》

在传统与当代的碰撞中寻求转化方面,中国艺术家朱界峰带来了他的综合材料作品《四君子竹》。作品通过宣纸、亚克力、树脂等多种材质,并融合汉代隶书《张迁碑》的拓片元素与西方彩色玻璃窗的视觉语言,有力呼应了“一带一路”的主题。“希望通过材料质感与视觉符号的碰撞,探讨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冲突与转化。”朱界峰表示。

《四君子竹》

现场还设置咖啡染丝帕、葫芦雕、扇子挂饰DIY等非遗体验工坊,让观众亲身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一进门就被各种艺术品惊艳到了,绘画构图相当精妙,葫芦雕刻精巧美观,就连扇子挂饰都玩出了新花样。”艺术爱好者张先生感慨道,“虽然艺术家们来自不同国家,但大家都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把传统玩出新花样,看得很过瘾。”

诠释“丝路共融”的意义

开幕式上,两位分别来自法国和巴基斯坦的艺术家进行联合创作。当折扇扇面融入菊园新区的特色元素,东西方艺术技法即兴融合,一幅兼具国际风情与本土韵味的菊园美景跃然眼前,生动诠释了“丝路共融”的深刻意义。

据了解,本届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列入上海市政府发布的“上海文化”品牌建设规划项目和《上海市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重点项目,同时也是上海市政府推进“一带一路”友城建设的重要文化交流项目,并被文化和旅游部列为中国政府履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的典型案例。

“菊园新区将持续深化文化品牌建设,以展览为纽带,让传统艺术在这片土地上焕发持久生命力,同时依托‘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建设,推动文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菊园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玉婷表示,菊园新区将以巡展为契机,大力推动国际电商等产业发展,展期内还将组织观众参观丰德园及上海中丝路国际电商产业园等活动。

上海市旅游行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张旗,嘉定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顾惠文,山西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主任张明,上海市社会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李春平,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邯伯盼等出席活动。

服务信息

展览时间:7月19日至8月2日(每天9:00-17:00)

展览地址:丰德园(嘉定菊园新区昌徐路600号)

参观方式:个人可直接前往,10人以上团队参观需微信预约(二维码见下方)或致电69108130预约

撰稿:杨育杰

编辑:袁悦

点赞分享给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