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黄浦 > 文章详情

明天入伏,总要吃一碗伏羊面吧!

转自:上海黄浦 2025-07-19 17:21:41

“伏羊一碗汤,不用开药方。”这句民间谚语道出三伏天里,比天气更火热的莫过于街头巷尾那热气腾腾的羊肉汤馆。一碗热气腾腾的伏羊面,承载着上海人“以食为疗”的夏日养生智慧,也唤醒了百年老字号的创新活力。

7月20日入伏,

福州路老半斋店内已飘出羊肉香气。

这家拥有120年历史的老字号

首次推出应季伏羊面

为食客带来

“以热制热”的夏日养生体验。

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羊肉面端上桌子,吃客们拿着筷子调羹轻搅羊肉伏面,一股醇厚的气息扑面而来。 嗦一口面,喝一口汤,大口咬一块羊肉,顿时入伏仪式感,就从吃羊肉开始。

“味道哪能”?

“这汤蛮鲜的,阿拉过去老一辈讲,大热天吃羊肉,不要去医院配药了。过去大人一直带阿拉到乡下周边地方吃,现在市区有,还是老字号,所以想来尝尝。”

“上海郊区有天热吃羊肉的传统,羊肉配烧酒是绝配。”

一盘精心切制的羊肉,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汤,没有过多的花哨装饰,仅凭那份地道,就足以勾起人们的食欲。在厨房,只见师傅手法娴熟地切割着一块块色泽诱人的羊肉,肥瘦相间,这种传统的古法热气羊肉,并不追求繁复多样的配料堆砌,而在于食材的原汁原味,配料只需要葱、姜、盐即可,这样可以最完美地激发羊肉本身的鲜美。

老半斋酒楼总厨边军告诉记者:“我们从海门特意选山羊肉,山羊肉特点是膻味比较少,用了肋排部位,肋排吃口好一点,肥嫩一点,每天羊肉来了以后,用清水浸泡一个晚上,让血丝冲泡掉,烧出来更加好一点。”

在大汤锅中,香气弥漫,大块带骨羊肉在锅中翻滚,师傅说,烹调手法就是炖到软烂脱骨,达到酥而不烂、香而不腻的绝佳口感。到时趁热将羊肉捞出、拆骨,切成长条块,便可端上餐桌。取原汤加以配料炖煮羊肉和面条,即可得到清炖羊肉汤面。若将羊肉整块冷藏一晚后切片,就作为白切羊肉。

老半斋白汤大伏面一碗100克42元,白切羊肉一例58元,外卖则500克128元。据边军介绍,他家的羊肉吊出来的汤,一般需要两个半小时,呈现清白色,吃起来更加鲜美。

传统中医认为,三伏天吃羊肉是以热制热,排汗排毒,符合“冬病夏治”的辩证诊疗之道。不过,三伏天吃羊肉要适量,避免过量食用导致上火等不适,不同体质的人对羊肉的反应可能不同,应根据个人情况合理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