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社会参与,重塑新生”社会力量参与特殊人员帮教帮扶工作主题推进年,为深入贯彻司法部、民盟中央关于进一步推进“黄丝带帮教”的工作意见,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帮教,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静安区司法局积极联合民盟静安区委,依托社会专业力量和优质资源共同做好特殊人员帮教工作。
近日,静安区司法局、民盟静安区委走进地处皖南的上海市白茅岭监狱、上海市军天湖监狱,开展“爱的黄丝带”帮教活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民盟静安区委与白茅岭监狱共建,开启公共教育资源与特殊领域教学的深化融合。今后,民盟静安区委将协助监狱建立教学督导机制,从课程设置、教学评估等方面提供专业支持,进一步提升监狱教学活动的内涵和质量。静安区司法局也根据教育改造工作需求,向白茅岭、军天湖监狱捐赠回归指南和图书,涵盖法律、心理、文学等内容,助力丰富特殊人员精神世界,拓宽认知视野。
静安区司法局组织“法治讲师团”,走进监管区域,为罪犯送去宪法、刑法、民法典等内容的普法讲座,“刑释后如何做好个人职业规划”及面试技巧等实用讲座,以“菜单式”授课回应解答特殊人员在权益保障、回归规划等方面的疑问,提升罪犯特别是临释人员法律意识,为他们回归社会打好思想基础。
解决特殊人员就业谋生难题是帮教工作的关键环节。静安区司法局、白茅岭监狱、民盟静安区委三方举行了“连心桥”工作站技能培训项目签约仪式。
该项目将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和服刑人员特点,引入市场急需、就业前景广阔的实用技能课程。通过建立“监内培训+技能鉴定+出监推荐”一体化衔接机制,有效提升服刑人员的就业竞争力与自食其力能力,真正实现授人以渔,打通回归社会“最后一公里”。
此次活动还推动“人民调解进大墙”协议落地。静安区司法局定期通过线上或线下的形式,送专业调解员进驻监区,化解狱内人员矛盾、罪犯与家庭亲属纠纷,帮助修复社会关系,营造和谐狱内环境和改造心理,为特殊人员重塑自我提供系统心理支持。
此次,由真实案例改编的帮教回归题材情景剧《半盏青绿》也进行了展示,该剧取材于真实的帮教案例,以艺术化的手法深情讲述了主人公从迷失歧途的沉沦,到艺术矫治的重新塑造,再到社会力量的温暖帮扶,最终幡然醒悟,以一技之长走向新生的动人故事。
据介绍,2024年5月,上海市第一家在狱内成立的“爱的黄丝带”连心桥工作站在上海市白茅岭监狱成立。一年来,“爱的黄丝带”连心桥工作站广泛发动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帮教,志愿者进一步增多;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工作提质增效,特殊人群就业培训、心理辅导质量进一步提升;不断完善“爱的黄丝带”连心桥工作站运作模式,形成了具有静安特色的社会力量参与帮教工作模式。通过各方参与,进一步实现大墙里的法治引领、技能帮扶、矛盾化解、丰富资源、艺术感召“五维发力”,为监狱教育改造工作注入法治阳光与社会力量,共同铺就特殊人员新生之路。
接下来,区司法局将凝聚合力,继续深化社会力量参与帮教工作,通过建立社会力量资源库、完善服务标准体系等举措,持续提升安置帮教工作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为社会和谐稳定注入新动能。
记者:张琦
编辑:路景斓
图片、资料:区司法局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