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市台胞服务中心 > 文章详情

2025年“山河美·童心源”沪台青少年中华古诗文书画大赛第六期创作分享

转自:上海市台胞服务中心 2025-07-18 21:24:07


以“传承中华经典-四时之美”为主题的“山河美·童心源”沪台青少年中华古诗文书画大赛于2025年6月底已完成终评,组委会将于每期公布十位入展作品,并由入展者分享创作心得。

第六期作品分享

学生姓名:许心雅

作品名称:《夏荷》

学校年级:上海市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五年级

指导老师:富李明

创 作 心 得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初夏六月的西湖,密密层层的荷叶,亭亭玉立的荷花,湖上的古桥凉亭,与远处的青山蓝天相连接,一派夏日西湖的别样风情。

学生姓名:蔡惟婷

作品名称:《山河倒映秋波静,渔火轻摇枫影红》

学校年级:上海台商子女学校十年级

指导老师:王维如

创 作 心 得

这幅对联以秋景为灵感,通过山河倒映、渔火枫影的对比,营造出静谧而灵动的意境。我会选择楷书创作,是因为我觉得其端庄的笔法最能传递出诗句中的悠远气韵。在书写时,我也会反覆揣摩字形结构,力求笔画刚劲有力又不失柔美,墨色浓淡相宜。经过此次获奖,我更加坚信:书法是心与手的共鸣,唯有静心沉淀,方能将自然之美落于笔端。未来我也将继续创作,在书法与诗词的领域持续深造,精进自我。

学生姓名:高悦淏

作品名称:《春桃浮梦》

学校年级:上海市七色花小学三年级

指导老师:张煦然

创 作 心 得

参加这次画画比赛,我感受收获颇丰。在准备过程中,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绘画技巧,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能够得到了评委老师的认可和鼓励,这对我来说是最大的收获。画画比赛就像一本精彩的故事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我的努力、挫折和成长,它让我明白,在艺术的道路上,没有一帆风顺,但只要像勇敢的航海者一样,不惧风浪,总会到达成功的彼岸。我也希望更多的小伙伴能够勇敢地拿起画笔,去描绘属于自己的精彩世界。

学生姓名:赵奕亦

作品名称:翁卷《乡村四月》

学校年级:上海市浦东新区竹园小学四年级

指导老师:蒋悦

创 作 心 得

本次用篆书创作《乡村四月》,我希望通过古朴的字体展现夏日乡村的独特韵味。书写时,借鉴秦篆圆润流畅的线条,来表现山原绿意的盎然生机;用粗细变化的笔画,模拟夏日水田波光粼粼的质感。在布局上,特意调整字间距,营造出田野开阔的空间感。写到 “才了蚕桑又插田”,用刚劲的转折笔法,体现农忙时节的紧凑节奏,将夏日乡村的繁忙与诗意,融入每一根线条之中。

学生姓名:胡之玥

作品名称: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学校年级:上海市杨浦区长白二村小学分校五年级

指导老师:陆洲

创 作 心 得

古代的节气文化中,蕴含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智慧。这幅画面都是美丽的西湖,将夏日的节气融合在一起,几朵艳丽的荷花点亮了夏日的主题,表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句诗句,画中运用大量绿色,能看出正值夏日,节气彰显中华民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生态理论,是中国人感知自然的诗。

学生姓名:梁云凯

作品名称:柳宗元《江雪》

学校年级:上海市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二年级

指导老师:富李明

创 作 心 得

本次创作的书法作品选用欧体楷书,字体显得端庄稳健。在布局方面,我进行了精心安排,注重字的大小与粗细的适度搭配,使整幅作品疏密相宜。作品内容中的“千”“山”二字笔画较少,我力求表达出厚实稳重的质感。通过书法艺术,我试图将其中蕴含的情感与意境充分展现,使观赏者在品味诗文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

学生姓名:徐亦亭

作品名称:《欢聚四季》

学校年级:上海市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二年级

指导老师:富李明

创 作 心 得

春日的嫩芽裹着露珠爬上龙脊,夏日的雷雨在青狮鬃毛间跳跃。孩子们举起彩绸扎就的游龙,追着候鸟的轨迹掠过层层梯田。秋阳为龙鳞镀金时,稻浪翻滚的节拍恰好应和着铜钹的轰鸣。直到冬雪覆满山峦,沉睡的狮头仍枕着冰晶,等待来年惊蛰的第一声春雷。

学生姓名:程子涵

作品名称:《河涌山静对句》

学校年级:上海市沪新中学七年级

指导老师:蔡雯

创 作 心 得

这副对联,通过山水交融的画面传递安宁心境。上联“河涌升平两岸阔”:以舒缓的河涌喻示太平气象,“阔”字既写河岸开阔,也暗含心境豁达。下联“山静秋光彩云归”:用秋山沉静与云霞归巢,营造出静谧温馨的意境。彩云如归人般依恋峰峦,“归”字赋予晚霞人世的温情与归宿感。两句一动一静,一宏远一幽深,水波暗合时光流转,云归呼应天地恒常。山河不言,却承载着对人间清平、万物和谐的深深寄望。

学生姓名:黄雨芊

作品名称:《荷塘戏鸭》

学校年级:上海市杨浦区长白二村小学分校三年级

指导老师:陆洲

创 作 心 得

这幅画以春天谷雨节气的背景。描绘春日池塘的生机。水面浮萍出生,双鸭悠然游弋。上方垂柳浮动。桃花绽放,呼应“清明插柳,谷雨赏桃”的民间习俗。柳枝寓意驱邪纳吉,桃花象征着春意盎然。浮萍与鸭群展现水暖农耕的节气智慧,画面融合自然观察与民俗文化,用童趣视角捕捉谷雨节气中的温润灵动,传递生命萌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传统农耕意趣。

学生姓名:孙嘉培

作品名称:《凛冬水涸蒹葭瘦,暖春江涨垂柳荣》

学校年级:上海市光明初级中学八年级

指导老师:龚祺星

创 作 心 得

我的对联写的是初春时节,意在表达四时更替与衰盛的交替,通过水的干涸和上涨表现时节变化,用蒹葭和垂柳表现冬与春的死寂和生机,表达了在绝境中也不能放弃希望坚持总会迎来好转。作品我用的是隶书,隶书的特点是在较为古板中有些变化。正如初春,在宁静四季之中,新芽河水流动,有了生机与活力,同时现在感觉更多人喜欢楷书和行书,对于隶书较为冷漠。我想让同凛冬一般的隶书拥有他的春季。

E

N

D


来源:黄浦区台办、@两岸围炉漫谈

1

2025年“山河美·童心源”沪台青少年中华古诗文书画大赛第五期创作分享

2

2025年“山河美·童心源”沪台青少年中华古诗文书画大赛第四期创作分享

3

2025年“山河美·童心源”沪台青少年中华古诗文书画大赛第三期创作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