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市儿童医院 > 文章详情

童说健康| 孩子皮肤莫名变黑,小心是黑棘皮病!

转自:上海市儿童医院 2025-07-18 21:05:37

孩子皮肤莫名变黑,小心是黑棘皮病!

在门诊,常常会遇到心急如焚的家长带着孩子前来求助:“医生,我家孩子脖子、腋下这些地方突然变得又黑又粗糙,怎么洗都洗不干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仔细检查后,答案往往指向一种并不罕见,却常被忽视的病症——黑棘皮病。尤其是在小胖墩群体中,它的出现频率正悄然上升,给孩子们的健康与自信蒙上阴影。今天,就来揭开黑棘皮病的神秘面纱,聊聊它的成因、危害与应对之策。 

黑棘皮病,究竟是何方“妖孽”? 黑棘皮病,简单来说,是一种以皮肤色素沉着过度、天鹅绒样增厚为典型特征的皮肤病。你瞧,孩子的颈部、腋窝、腹股沟等皮肤褶皱处,原本粉嫩的肌肤渐渐“黑化”,颜色从浅褐逐步加深至黑褐色,摸上去不再光滑,而是像覆盖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凸起,如同天鹅绒一般,严重些的,还会出现疣状增生,皮肤纹理也变得又宽又深。这些变化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让孩子在夏日穿短袖、短裤时,因自卑而遮遮掩掩。

旅游是一种情绪消费,远离居住地的旅游愈发成为人们舒缓心境、重获力量的重要目的。旅游是结合自己的喜好,主动挖掘尚未熟知的目的地,获得更独特的体验。

小胖墩为何成了“重灾区”?

据统计,我国儿童肥胖率持续攀升,而肥胖正是诱发黑棘皮病的头号“元凶”。当孩子体内脂肪大量堆积,脂肪细胞便会释放出一系列炎症因子,干扰胰岛素的正常信号传导,使身体陷入胰岛素抵抗状态。胰岛素就像一把“钥匙”,原本能顺畅打开细胞的“大门”,让血糖进入细胞被利用,可如今“锁芯”出了问题,胰岛素无法正常发挥作用,身体为了降低血糖,便会分泌更多胰岛素。而过量的胰岛素除了调节血糖,还会刺激皮肤角质细胞和纤维母细胞过度增生,从而导致黑棘皮病的发生。

除了肥胖,内分泌紊乱,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女孩中较为常见);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像糖皮质激素、烟酸等;甚至遗传因素(存在特定基因突变),都可能成为黑棘皮病的导火索。

黑棘皮病,可不只是“面子”问题! 黑棘皮病带来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皮肤层面,它更像是身体健康的“预警信号灯”。

对于肥胖引发的黑棘皮病患儿而言,胰岛素抵抗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大大增加了日后患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数据显示,这类孩子发生糖尿病的概率是正常儿童的数倍之多。同时,皮肤褶皱处因增厚、粗糙,容易藏污纳垢,滋生细菌、真菌,引发皮肤炎症,瘙痒不适,严重影响孩子的生活质量。心理上,外貌的变化也可能让孩子遭受同伴异样的目光,产生自卑、孤僻等负面情绪,阻碍其社交与心理健康发展。

暑期干预,逆转“黑”运正当时! 暑假,这个长达两个月的黄金时期,为小胖墩们对抗黑棘皮病提供了绝佳契机。脱离了校园紧张的学习节奏与静态生活模式,孩子们有充足时间系统性执行减重计划。

一.科学饮食,为健康“把关”

1,三餐巧搭配:遵循早餐吃好(占全天能量25%-30%)、午餐吃饱(30%-40%)、晚餐吃少(30%-35%)的原则。早餐不妨来一份营养均衡的组合,像燕麦粥搭配水煮蛋、低脂牛奶与一小把蓝莓;午餐以糙米饭为主食,搭配清炒虾仁、凉拌黄瓜与清炒时蔬;晚餐则可选择红薯、玉米等薯类,配上豆腐煲、清炒胡萝卜丝等。每天食物种类尽量丰富多样,不少于12种,每周更是要超过25种,保证营养全面摄入。

2. 零食“红绿灯”:给孩子的零食设定“红绿灯”法则。黄瓜、番茄、无糖酸奶、原味坚果等绿灯零食,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与优质蛋白,每日可放心吃1-2次;奶酪、黑巧克力、水果干这类黄灯零食,含有一定糖分与热量,每周进食别超过3次;薯片、糖果、含糖饮料、油炸食品等红灯零食,高热量、高脂肪、高糖,每月最多尝1次。同时,要注意零食与正餐间隔至少1.5小时,睡前2小时坚决禁食,避免热量堆积。

3. 水果挑低糖:水果虽好,但榴莲、荔枝、西瓜、香蕉等高糖水果,升糖指数高,每日摄入量要严格控制在100g以内。草莓、蓝莓、柚子、苹果等低GI(血糖生成指数)水果才是最佳选择,它们既能提供丰富维生素与膳食纤维,又不易引起血糖大幅波动,助力孩子健康减重。

二.趣味运动,燃烧多余脂肪

1. 运动组合出击:有氧运动与力量训练双管齐下。每周安排4-5次有氧运动,游泳堪称首选,水的浮力能减轻关节负担,每次畅游30分钟,让心率维持在最大心率的60%-80%,燃脂效果显著;跳绳也是不错的选择,简单易操作,每天分组进行,每组100-200次,累计30分钟;骑行在户外,既能享受自然风光,又能锻炼心肺功能。另外,每周2-3次力量训练不可或缺,平板支撑、深蹲、借助弹力带进行简单拉伸练习,能有效增强肌肉力量,提升基础代谢率,让身体24小时都在“默默燃脂”。

2. 设计趣味活动:想让孩子爱上运动,就得把运动变得趣味十足。不妨来一场公园寻宝之旅,让孩子在奔跑、寻找中锻炼体能;组织亲子徒步,在大自然中漫步,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轻松完成每日运动量;或者利用客厅空间,来一场体感游戏大作战,像健身环大冒险,全家一起动起来。运动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从每天20分钟起步,逐步增加到60分钟,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重度肥胖或关节已经出现疼痛的孩子,运动前一定要先咨询医生建议。运动时,务必穿上专业缓冲跑鞋,佩戴好护膝等防护装备,运动结束后,别忘花3-5分钟进行全身拉伸,放松肌肉,预防酸痛。

三, 家庭支持,共筑健康防线

黑棘皮病的改善,离不开家庭的全方位支持。家长要以身作则,带头吃健康食物,每天坚持运动,孩子的模仿能力强,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每周设定固定时间,全家一起参与“健康餐DIY”,让孩子参与食材挑选、制作过程,既能增加亲子互动,又能让孩子对健康饮食有更深刻认识。心理上,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关爱与鼓励,绝不能因孩子体重或皮肤状况而批评指责,而是要多表扬孩子在饮食、运动上的点滴进步,如“今天主动吃了好多青菜,真棒!”“运动时间又延长啦,继续加油!”让孩子在积极氛围中坚定减重信心。

四,日常护理,呵护受损肌肤

针对已经出现黑棘皮病症状的皮肤,日常护理也至关重要。清洁时,要用温和无刺激的沐浴产品,轻轻清洗皮肤褶皱处,切不可用力搓洗,以免损伤皮肤。穿着上,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减少皮肤摩擦。如果皮肤出现瘙痒,千万叮嘱孩子别搔抓,防止皮肤破损引发感染,若瘙痒严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缓解。

 两个月的暑假,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足以成为小胖墩们逆转健康的“黄金时段”。只要家长与孩子携手,从饮食、运动、日常护理等多方面入手,科学应对黑棘皮病,相信在新学期开学时,孩子们定能以健康、自信的姿态迎接新挑战,告别黑棘皮病的困扰,拥抱阳光、活力的成长之路。

(本作品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生健康科普摇篮计划支持

编撰|傅祺森   刘瑞轩

审稿|郑冰洁、钱秋芳

编辑|严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