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高质量地为‘走出去’和‘引进来’的企业、人才提供涵盖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这正是‘第一站’的价值所在”。7月18日,“枢纽人才生态圈赋能大会暨虹英汇·人才周”正式启幕,首场活动便围绕新虹街道打造“出海入沪第一站”的定位展开。
有人“撑腰”有人“搭台” 今年,上海市及闵行区优化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中,“全周期人才服务”成为“硬核”关键词之一。活动中,一份涵盖“医食住行享”的“新引力”人才优享计划也送达现场。 记者在这份人才优享计划中看到,整合交通出行、安居保障、医疗健康等高频需求服务,让人才在新虹的发展获得更坚实、更全面的支撑。 “考虑到大家对中医问诊很感兴趣,我们这次也把团队带到了现场。会议间隙,大家可以去咨询问诊。”新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科副科长朱颖介绍,此次推出的“618” 专属健康服务,包括6个健康礼包、1项体验和8次医疗巡诊,将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延伸至商企园区和楼宇,实现“医企联动”。 又如梦百合0压酒店推出特惠健身卡199元/月,午市员工餐35元/份,“行”则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浦东、虹桥机场及高铁品质出行服务;“享”涵盖了皮划艇、棒球、瑜伽等新虹辖区特色公益课程。 “在人才最关心的资源、人脉、经验上做到有求必应,有人‘撑腰’、有人‘搭台’”,新虹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春申人才学院新虹分院通过发布“双创赋能共建行动”已搭建起“课、营、赛、社”人才赋能网络。 活动中,首批共创伙伴加入双创赋能网络。毕马威、戴德梁行、邓白氏、行动教育等平台机构,共同组成实力强劲的“智库赋能团”,开展针对商务区企业国际化和国际经营人才的高端赋能营;帝国理工学院上海校友会、上海交通大学“三创”校友会等组成“全球合伙人”共同发力,营造人才创新创业的优质生态。 从“拼服务”转向“拼生态” 地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核心承载区,新虹街道近年来持续放大总部集聚效应,目前辖区已聚集19家跨国总部、11家民企总部、8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12幢“亿元楼”,“新能源引领、新经济赋能、新服务集聚、新消费升级”的“四新”产业布局加速成型,为人才提供了广阔的事业舞台。 筑巢引凤的核心,已从“拼服务”转向“拼生态”。据介绍,新虹街道已通过构建“1+6+X”虹桥国际人才会客厅矩阵,形成集人才交流、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于一体的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生态圈。当天,骏地设计、广联达、阳光电源、虹桥龙湖天街4家单位加入链接更多优质资源,打造共建共享人才发展共同体。 “这里比任何时候都更渴求人才,也更能成就人才。”新虹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片热土正以诚意与实效,邀天下英才共绘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