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已至,酷暑难耐。街角的冰激凌店排起长队,冰箱里的西瓜散发着诱人香气,冰镇饮料的广告铺天盖地……不仅孩子眼馋,大人也忍不住想吃几口。这时,过敏性鼻炎、反复咳嗽孩子的家长陷入两难:冰凉美味当前,该如何选择?
中医眼中的“冰”:寒凉之物的本质
中医认为,冰制品,属性为大寒。“寒性收引”,就像寒冷会让物体收缩凝结一样,会急剧收缩体内的经络和气血运行通道,尤其影响负责呼吸宣发的“肺”和负责运化水谷的“脾”,过敏性鼻炎、咳嗽孩子要慎重对待冰饮。
1.过敏性鼻炎
该病多与“肺、脾、肾三脏阳气不足”,卫外不固,易受风、寒等外邪侵袭有关,本质是脏腑虚寒。冰激凌、冰饮料、冰西瓜等属大寒,直接损耗体内本就不足的阳气(尤其是脾阳、肺阳),使脏腑更虚寒,寒邪易于引动体内潜伏的风寒之邪,或招致新的外寒,内外夹攻,诱发或加剧鼻塞、喷嚏、流清涕如水等症状。另外寒性收引,使鼻窍局部气血运行更加不畅,加重黏膜水肿和敏感。
2.慢性咳嗽
咳嗽原因多样,但儿童常见的有风寒袭肺、痰湿蕴肺、脾虚痰阻等,多与感受外邪(尤其是寒邪)或脾虚生痰有关。冰饮等寒凉食物可闭阻肺气,使寒邪直中肺脏,肺气郁闭,宣降失常,立刻引发或加重咳嗽。“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冰饮是制造痰湿的“催化剂”,使咳嗽缠绵难愈,痰音明显。再者寒凉直接刺激娇嫩的气道黏膜,诱发痉挛性咳嗽。
如何清凉解暑,又顾护稚阳呢?
夏天完全不让孩子吃寒冷食物也不太可能,如何在满足口腹之欲与守护健康之间寻找平衡?
1.温养避寒,适度为纲
冰箱取出的饮料、水果(如西瓜),务必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至少15分钟—30分钟),去除刺骨寒意再食用,避免“透心凉”。分量要节制:严格限量,浅尝辄止,满足“尝鲜”即可。一次几小口冰激凌、一小片西瓜、几口常温饮料,不可一次吃半个冰西瓜或整支雪糕。
时间也要有讲究,应避免空腹吃,空腹吃脾胃更易受寒邪直中。最好在饭后1小时左右,此时脾胃有食物垫底,阳气相对旺盛,有一定的抵抗力。避免运动大汗后立刻食用,此时腠理(毛孔)大开,寒气极易长驱直入。傍晚及夜间不吃寒凉食物,夜间阳气入里,体表卫外功能相对减弱,更不宜受寒。
2.享用小技巧:小口慢咽,温热口腔
吃冰激凌时,不要大口咬,让其在口中多含一会儿,使温度接近体温再缓慢咽下。喝冰饮时,在嘴里多含几秒升温。食用冷饮前,先喝几口温水或温热的汤粥。食用后,可喝少量温热的姜枣茶或温开水,或者户外散步排汗,帮助中和寒气。
3.用天然解暑品,替代冰冷诱惑
自制酸梅汤:乌梅、山楂、陈皮、甘草等熬煮(可加少量冰糖)。生津止渴,消食开胃,性味相对平和。
绿豆汤(温热/常温):清暑解毒。煮至绿豆开花即可,不必追求冰凉,脾胃虚寒明显者少量。
三豆饮(黄豆、绿豆、黑豆):三种豆各一小把,大火煮至将要开花即可,喝水不吃豆,可健脾、利湿、清热。
西瓜:性寒,清热解暑。三伏天可适量进食常温西瓜。脾胃虚寒、易腹泻、咳嗽痰多者尤需谨慎。优选性味平和或偏温的水果,如桃子、葡萄(常温),少量苹果、梨(如煮水或蒸熟更好)。
4.固护根本,养阳健脾,增强体质
顾护脾胃:饮食规律、清淡易消化(尤其晚餐),避免肥甘厚味、过甜过腻加重脾胃负担。
可常吃健脾食物:小米粥、山药、南瓜、莲子、芡实等。避免过度喂养、睡前加餐。适度温阳:避免长时间直吹空调,尤其保护腹部、颈背、足部不受寒,可适当晨起晒太阳(晒背)。
小儿推拿保健:日常可做补脾经(拇指桡侧缘向心推)、揉板门(手掌大鱼际中点)、按揉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捏脊(从下往上)等手法,健运脾胃,提升正气。
对于反复发作的过敏性鼻炎和咳嗽,建议冬病夏治穴位敷贴(三伏贴)治疗,从根本上调整体质,温肺健脾固肾。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