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加一个网上认识的‘赵老师’,他说可以帮我买便宜东西!”一个早晨,徐汇区长桥街道园南一村居委会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小区内84岁的独居老人陈奶奶。老人提出要居委会干部帮忙添加“赵老师”的微信,理由是“购物能打折”。
这一异常请求立刻引起居委会干部尤永敏和陈嘉伟的警觉。两人一边和老人聊天了解情况,一边第一时间联系了辖区社区民警唐佳斌。接警后,唐佳斌迅速赶往老人家中。抵达时,他发现陈奶奶正准备将1180元汇入一个陌生账户,他当即接过手机中止操作,并删除拉黑了涉诈微信账号,成功避免了经济损失。
老人聊天界面
在随后的沟通中,陈奶奶表示,她是在抖音上刷视频时认识的“赵老师”,对方自称可以帮助老人以低价购买生活用品。经过民警核查,抖音上的“赵老师”和微信上的并非同一人,明显是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段。
但陈奶奶起初仍半信半疑。唐佳斌警官灵机一动,现场将自己的抖音昵称改为“赵老师小助理”,还更换了头像,亲自演示骗子常用的伎俩和操作路径。通过这样的“反诈情景剧”,陈奶奶终于醒悟:“原来真的是骗我的!”并表示以后不会再轻信陌生人,也不会随意添加微信联系人。
为筑牢反诈“防火墙”,唐佳斌为陈奶奶安装了“金护反诈”App,并详细讲解了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法。他还第一时间通知了老人的家属,提醒加强日常陪伴和安全防范。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老年群体因信息不对称和防范意识薄弱,成为高发对象。此次园南一村居委会和派出所的紧密配合,成功挽回老人损失,也为社区防范诈骗树立了典范。
记者:沈艺飞
编辑:孙清渠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