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千图网
又到了可以开心炫冷饮和饮料的季节,面对五颜六色的诱惑,心里忍不住打鼓:这些色素安全吗?
很多人对色素感到恐惧,是因为以往听到的那些违法添加和超范围使用事件。不法商家让大家对色素留下了“有害”的坏印象。
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徐汇区卫生健康监督所)表示,食品色素是赋予食物独特颜色的物质,目的在于让它看起来更加可口。事实上,我们对色素的使用由来已久,比如古时会用红曲米为酒着色。食品色素主要分为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两大类。天然色素可以从动物、植物或矿物质中提取,比如甜菜红来自红甜菜,姜黄素来自姜黄,叶绿素则提取自绿叶。合成色素则是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颜色更鲜艳且稳定性更好,常见的包括柠檬黄(常用于饮料)、胭脂红(用于糖果和冰淇淋)等。
也许“化工”二字看着有些可怕,但只要按照国家标准、在规定范围内使用,不管是人工合成色素还是天然色素,都不会对人体有害。所以,对从正规渠道购买的、符合标准的食品,大家可以放心食用。
食品色素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一种,使用必须严格遵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
标准指出,添加食品色素的原则是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使用量。合法添加的色素在正常摄入范围内是安全的。
此外,标准不仅罗列了所有允许使用的色素,也对每种色素的使用范围和最大剂量做了规范,例如柠檬黄的使用范围里没有茶叶,在茶叶炒制过程中添加这一色素以改善色泽就是违法的。
消费者如何更安全地选择含色素的食品?专业人士表示,可以查看食品标签,优先选择明确标注色素名称(如“姜黄素”)的产品,而不是模糊标注“食用色素”的。儿童、孕妇等敏感人群应减少长期大量食用含人工色素的加工食品。脱离剂量谈毒性是不科学的。消费者不必“谈色素色变”,但需警惕“三无”产品(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中可能存在的非法添加。
记者:吴会雄
编辑:宁平英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