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发现了肺结节,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恐慌,恨不得一下子看完网上所有的相关文章,然而……越看越心惊,越看越心里不确定:
怎么突然长了结节?
多大概率是肺癌?
我到底应该怎么办?
让我们一起相约“健康医+益”科普直播间,本期主题:小结节也有大学问——正确认识肺结节
扫描海报二维码或打开“绿色青浦”视频号、App观看直播↓
肺结节的判断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每个人的情况也不一样。肺结节不等于疾病,它只是描述肺内部的一种情况,就像给肺照了一张相,至于这张照片表明了什么样的肺部问题,还要医生来判断。
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杨俊,和大家聊聊肺结节的正确认识。
直播时间:7月17日(周四)中午12:30
小青果将在直播后(约13:30)上架粉丝福利噢!打开“绿色青浦”APP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粉丝福利”,点击“有奖答题”,答对就可以抽奖啦!
悄悄告诉你,答案都在直播中~快来参与~
问题1:为什么身边查出肺结节的人越来越多了?
A.与技术发展密切相关,医学影像越来越清晰。
B.与人群健康意识提高有关,体检的人越来越多。
问题2:哪些人更应重视肺结节筛查?
A.年龄≥ 40岁
B.吸烟史≥20年,吸烟≥400支/年
C.戒烟时间<15年
D.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E.合并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
F.既往患有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G.以上都是
问题3:复查CT最好在同一家医院进行,这样前后的影像资料更有可比性,能更准确判断肺小结节的变化。这句话对吗?
A. 对
B. 不对
杨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对于肺部感染、肺结节、慢性气道疾病、肺恶性肿瘤及呼吸危重症疾病等具有丰富的诊治经验。熟练掌握呼吸内镜技术(支气管镜、EBUS-TBNA等)、呼吸内科各种有创操作以及机械通气等技术。主持青浦区卫健委课题1项,参与省市级课题多项,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6篇。曾连续三年荣获青浦区卫生系统“业务能手”。
记者:朱菊花(名优基层)
编辑:李璨(名优)
责任编辑:李艳丽(首席)
终审:余民(首席)
转载请注明来自“绿色青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