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精选书单
暑气渐浓,蝉鸣声声。你是否也在寻找一处避世的荫凉?
古人深谙读书消夏之妙:
“盛暑持蒲,榻铺竹下,卧读《骚》《经》”,书影竹香,一身清凉。
“手倦抛书午梦长”,枕书而眠,何等悠然自得。
我们精心挑选了这份暑期书单,邀请大家共赴一场心灵的避暑之旅。这个夏天,让我们且随古人,在阅读中寻找专属自己的“消夏良方”吧!
01. 《十八家诗钞》(经典普及版)
(清)曾国藩 纂
《十八家诗钞》是清代曾国藩编选的一部古代诗歌选集,选取了魏晋南北朝的曹植、阮籍、陶潜、谢灵运、鲍照、谢朓六家,唐代的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李商隐、杜牧八家,宋代的苏轼、黄庭坚、陆游三家,金代的元好问一家,共十八家诗人的代表性作品。本书共10卷,以清同治十三年传忠书局刻《十八家诗钞》为底本,收录了曾国藩精选的6599首诗。结合现代读者需求,添加注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作,希望学术研究者、诗词爱好者们能在这本书中找到阅读的乐趣与启发。
02. 杨氏新译注系列
《杨氏新译注 论语》
杨逢彬 著
《杨氏新译注 论语》着重从语言学、文献学的角度,对《论语》中的词汇、语法、篇章结构等进行了深入分析,不仅对《论语》的原文进行了逐句逐章的详细注释与翻译,还从语言的历史性、社会性及系统性的角度,进行源流考证,对《论语》研究中的一些误解和争议性问题提出了见解,并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本书内容清晰、语言平实,既适合作为学术研究的参考,也为普通读者提供了理解经典的新途径,让大家更好地体会《论语》的智慧与深意。
《杨氏新译注 孟子》
杨逢彬 著
本书着重从语言学、文献学的角度,对《孟子》中的词汇、语法、篇章结构等进行深入分析,不仅对《孟子》原文逐句进行了细致的注释与翻译,还从语言的历史性、社会性及系统性的角度对《孟子》研究中的一些误解和争议性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
03. 《学习的故事2》
闫鹏涛、黄潇 主编
周丽昀、徐萧 副主编
本书是一部非虚构人物故事报道集,由上海大学文学院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专业团队创作。本书是《学习的故事》续集,讲述了17位终身学习模范的故事,所收录的人物包括技能工匠、社区教育志愿者、学习达人、非遗传承人等,年龄范围涵盖青年至老年。本书从普通人的学习故事中发掘和选择出了那些真实、丰沛、体现时代精神并且触及读者内心的事例,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学习者的群像,记录了他们通过终身学习在激烈变革的时代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的历程,倡导一种“终身学习”的生活方式。
04. 《中国历代名人家教家风史话》
胡申生 著
本书以中国历朝历代在家庭教育和家风方面具有深远影响的人物与故事为主要内容,选取了从西周初年周公旦到清末梁启超等历代名人的治家故事,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在家庭教育与家风传承方面的卓越成就。本书指出,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不仅是古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中国历史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宝贵的历史经验对当今家庭教育和家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现实启示。
05. 《一杯中国茶:一片叶子的奇遇》
(A Cup of Chinese Tea : An Epic Adventure)
殷召荣 著
本书采用中英文对照的方式精心编写了与中国茶文化有关的故事,并配以生动的插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广大读者在真实的茶故事中提高英语和汉语的阅读能力,感知并了解中国茶文化,引领读者传承并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06. 《活出通透、幸福与影响力:
女性自我认知与探索指南》
王静荷 著
本书作者结合自身的成长挑战,以及创办女性成长机构并辅导女性成长的案例咨询经验,指出了大部分女性与成长为真实的自己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而自我认知对女性活出通透与幸福极其重要,只有更好地认知自己,女性才能够在个性成熟、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发挥领导力以及追求幸福上实现更多成长。本书旨在帮助女性剖析如何在个人优势、情绪、动力、目标、价值观等方面实现真正的自我认知,从而迈上通透觉醒之路,收获人生更大的影响力。
07. 《瓷与钻:
清代瓷器海外贸易与欧洲中产崛起》
郑轶伟 著
本书以18世纪至19世纪初中国瓷器的海外贸易为观察视角,精选具有代表性、画工优秀的外销瓷私人藏品数百件,精美图片两百余张,用实物还原中欧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呈现瓷与钻交相辉映的历史画卷。这些出口西方的外销瓷凝聚着中国传统技艺的精华,既反映了全球化进程中东西方贸易的需求,又展现了兼容并蓄的艺术风格,对系统研究清代瓷器海外贸易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08. 《琳派艺术——日本的生活美学》
乐丽君 著
本书将日本琳派艺术置于国际视野和现代文化的语境中,探讨琳派艺术的当代表达以及日本当代艺术新的可能性。全书以时间为轴,纵向梳理了日本琳派艺术样式创立、发展和继承的历程,并结合社会文化根源与时代背景,分析琳派艺术代表人物的创作生平和代表作。同时,本书还提炼了琳派艺术的特征,梳理其历史演变过程,对日本美术的发展规律进行解析,寻找、比对和印证琳派艺术的主题表达与叙事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09. 《诺贝尔奖的临床应用:
转化医学在身边》
栗美娜 主编
本书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重现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发现之旅,并借助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前沿的科学知识,不仅是对诺贝尔奖辉煌成就的致敬,更是对这些科学巨匠背后故事的深情回顾。本书旨在展现科学从理论落到临床的实地并转化为治疗人类疾病的基本方法这一过程,让科学的成果惠及更多人。
10. 研究生论文写作系列
《MBA学位论文写作:案例与方法》
张恒龙等 编著
本书内容涵盖MBA学位论文选题、撰写开题报告、撰写论文的全过程。本书针对MBA学位论文的各个环节都选择了案例,而且都是从优秀范例和问题论文两个方面进行对照分析和研究,有助于MBA学员更加明确地掌握相关知识与规范要求,提高学习成效。
《机械工程研究论文写作:案例与方法》
于瀛洁、李桂琴 主编
本书选取机械制造、机械设计、自动化、机械电子等工程领域30篇具有较高水准的论文作为示范案例,兼顾了机械工程专业不同研究领域和理论分析、试验研究、设计方法不同类型的论文示范。本书通过对论文写作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综合解析,让机械工程专业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者能够充分了解论文写作的整个过程,提高归纳研究现状、发现问题、开展研究工作和论文写作的能力。
《世界史研究论文写作:案例与方法(实操篇)》
吴浩 编著
本书针对研究生学术写作中的痛点和难点,从写作立意、写作思路、写作规范等方面细致讲解世界史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用案例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全面提升学术论文的写作能力。本书可以帮助世界史学术领域研究人员更好地掌握论文写作规范与方法,切实提高论文质量,同时也可供专业教师作为教学指导使用。
《电影研究论文写作:案例与方法》
陈瑜 主编
本书依托《影视论文写作与规范》,精选活跃于当代中国电影研究学术舞台专家学者的名篇佳作,通过“作者自述”和“专家点评”的方式剖析电影研究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写作技巧,以期为研究生和青年学者提供高水平学术论文写作的参照和范例。本书在思想深度与学术价值的双重维度上构建起独特的教学体系,为培养高层次电影研究人才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
《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论文写作:案例与方法》
廖大伟、王健 主编
本书以文史哲全文期刊上发表的优秀中国近现代史学术论文为案例,所收录论文的作者均为中国史领域的著名学者,由他们详细阐述论文的选题立意、研究过程、构思布局与修改心得。本书旨在为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研究生提供论文写作指导,提升研究生的问题意识、研究能力与写作水平,对学术训练具有重要的示范和指导价值。
“研究生学术论文写作”丛书
向上滑动阅览丛书书单
“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炎炎夏日,让书香成为最沁人心脾的凉风,希望大家在书中,遇见更广阔的世界,也遇见更宁静的自己。
【上海大学融媒体中心】
来源:上海大学出版社
组稿/排版:谭闽娇
责编:吴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