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闵行区顾戴路一家羽毛球馆内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市民胡先生在运动时突发心脏骤停倒地,危急关头,一位球友挺身而出,用专业急救技术为患者赢得生机。经过一番寻找,这位危急时刻伸出援手的球友正是家住莘庄的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医务科科长李辉。
当天10时50分许,胡先生在打羽毛球时突然昏迷,全身抽搐、呼吸微弱。此时陪同女儿上羽毛球课的李辉发现后,立即冲上前施救。
经检查,他判断患者为心源性休克,随即跪地实施心肺复苏,并指导旁人拨打120。抢救过程中,李辉持续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同时调整患者体位防止窒息。当发现患者出现脸色发紫、有呛咳现象时,他迅速与在场人员配合清理呼吸道,期间患者呕出大量饮料分泌物。
“心脏骤停后每耽误1分钟,生存率就下降10%。”李辉事后解释,“第一时间的心肺复苏和团队协作,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在救护车到达前的关键10分钟里,他始终坚守现场,直至急救人员接手。经心电监护显示,患者出现室颤,医护人员立即实施电除颤。最终,胡先生恢复自主呼吸,被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当得知患者情况稳定,转危为安后,李辉很是欣慰。他表示,“时间就是生命,当一个人心脏骤停3分钟就会出现脑水肿,大脑皮层缺氧超过4—6分钟,就可能导致脑细胞不可逆性损伤,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仅有4分钟,是及时规范的心肺复苏、120急救、医院高水平救治的成功闭环让这名患者最终活了下来。”
这场生死救援也被李辉的女儿全程目睹。小姑娘看着父亲专注抢救的身影,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爸爸好厉害!”李辉表示,这次意外不仅是一次急救实践,更是一堂生动的生命教育课,“让孩子理解医生的责任,比任何说教都更有意义”。李辉提醒,夏季高温运动需量力而行,掌握基本急救技能至关重要。
作为医院机关第二党支部书记、医院医疗应急救援队专家,李辉曾多次参与重大医疗支援与应急保障任务,通过驻点指导、技术帮扶、规范诊疗流程、开展专项培训等方式,显著提升了受援地区与单位的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日常工作中,他勤于思考、敏于实践,既是医务管理的“守门人”,又是临床一线的“排头兵”,牵头修订了一套科学完善的医疗管理制度,从细化诊疗流程到规范医疗行为,每一个医疗环节都倾注了他的心血。
工作之余,他热心公益、传播健康,经常带头前往社区学校、警队部队、楼宇园区开展健康科普与义诊咨询,把专业健康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他以须臾不敢松懈的责任感,时刻放在心上的使命感,始终坚守“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一心一意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中共党员的榜样力量。
记者:郁婷苈
编辑:徐悦琳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