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公正高效解民难,敬业为民暖人心”…… 今年3月以来,泗泾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收获了多面来自企业、市民的锦旗。 据了解,今年以来,泗泾镇窗口业务受理量已达月均8000余件,位居全区第一。面对庞大的工作任务,泗泾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始终凭借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为市民服务,近三个月累计收到12345市民服务热线表扬、锦旗等表扬感谢共15次。
优化服务窗口,打造便民“主阵地”
窗口业务受理量大,接待市民群众多,如何打造好这片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和“门面担当”?泗泾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与“一次性告知”机制,推动服务再提升。
工作人员以“政策通、业务精、态度好”为准则,精准解答群众疑问,高效办结各类事项。通过“微笑服务”与“规范操作”相结合,窗口共获4次12345热线表扬和2封表扬信。
2025年3月,市民房女士至窗口办理零星报销业务,就诊次数多、涉及发票量大、发票排列杂乱,带来巨大的工作量。当天,有不少市民正排队等待办理业务,工作人员尽可能腾出时间,耐心细致地将一张张发票与对应病历明细逐一核对、分类整理。
在整理过程中,工作人员还结合实际情况,深入浅出地讲解报销政策,帮助房女士消除政策疑惑,最终顺利为她提交了报销申请。
“本人今天来处理医保报销,有好几份,工号13号的工作人员帮忙一份一份整理,并介绍相关规定,十分耐心和蔼,在此谨以致谢。”感谢信上朴素的话语表达出了房女士对工作人员专业服务的认可,更体现了窗口以实际行动不断提升群众办事体验感的工作作风。
深化矛盾调解,织密和谐“防护网”
在劳动关系日益复杂多元的背景下,如何及时化解用工矛盾、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课题。在泗泾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劳动关系矛盾预防协调中心以创新调解模式为抓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秉持 “情理法相融” 的工作原则,既坚守法律底线,又注入人文关怀,用真诚与专业搭建起劳资双方的 “连心桥”,赢得了群众与企业的双重认可。截至目前,中心已收获2件12345市民热线表扬工单及3面致谢锦旗,成为辖区群众信赖的 “解忧站”。
2025年6月,一面印着 “务实风范、为民服务、情系企业、人文关怀” 的锦旗被送到协调中心,鲜红的缎面映照着调解团队的责任与担当。这不仅是对中心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其创新调解理念的生动诠释——在法律框架内,注入柔性的沟通智慧,让每一起纠纷都能找到兼顾法理与情理的解决方案。
不久前,辖区内某企业因业务战略调整,计划与部分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带着初步方案,企业负责人首次来到协调中心咨询。调解员从《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入手,逐条分析方案的可行性,同时结合过往案例,清晰指出贸然执行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与经济损失。“企业有经营调整的自主权,但员工的合法权益更需保障,找到双方利益的平衡点,才能真正化解矛盾。” 调解员的专业分析让企业负责人茅塞顿开。
针对双方在经济补偿金额、社保缴纳衔接等争议焦点,调解员多次组织面对面沟通。他一方面站在员工的角度仔细分析,引导员工理性看待岗位变动;另一方面建议企业适当调整补偿方案,体现企业人文关怀。经多轮沟通,企业与员工最终当场签订调解协议,一场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的用工纠纷在和谐氛围中圆满落幕。
这样的案例在泗泾镇劳动关系矛盾预防协调中心并非个例。今年以来,受理调解案件381件、受理各平台工单725件。“每一起纠纷的化解,都是一次法治精神与人文关怀的生动实践。” 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 “情理法相融” 的调解模式,让更多劳资纠纷在公平、公正、温暖的氛围中得到解决,为泗泾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和谐用工的 “压舱石”。
供稿:泗泾镇分中心
编辑:周加姚
审核:周样波 周正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