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至8月31日,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联合上海戏剧学院、科技品牌vivo,推出全球首个沉浸声VR体验重磅大作《寻找秘谱:穿越上海1930》,以数字科技重塑历史肌理,为95岁音乐殿堂注入未来想象。
在这场多维穿越中,体验者将化身记者踏入上海音乐厅四楼“乐∞空间”,追随意大利青年Alex的时光足迹,亲历1930年南京大戏院(上海音乐厅前身)。作为上海音乐厅建成95周年特别呈现,项目通过VR技术复刻城市文化基因,将建筑本身升华为可触摸、可共创的城市记忆容器。
全球首创“沉浸声VR”多维感知场域
琵琶组曲《乐鸣东方》空间化演绎
《寻找秘谱:穿越上海1930》讲述现代意大利青年Alex因泛黄的琵琶手稿穿越至 1930 年代,化身小提琴手,邂逅正尝试融合浦东派琵琶与西方音乐的苏婉清。二人携手创作琵琶组曲《乐鸣东方》,在打破文化隔阂的创作风波中穿梭时空。体验者将受Alex之托跟随他的脚步,穿梭于往昔与今朝,见证这段从误解到相知的音乐情缘,目睹东西方旋律在碰撞中交融的史诗。
通过全球首创的 VR 与沉浸声深度融合项目,打造出具有真实空间感的 360°三维声场。该系统采用 14 路水平环绕声道与 8 路顶部声道组合布局,突破传统音频空间扁平化的局限,呈现更加完整、生动的听觉体验。“你不仅是故事参与者,更是音乐传奇的亲历者。”项目创意团队如此定义《寻找秘谱:穿越上海1930》的体验内核。
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 总经理 方靓 介绍亮点
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科技与管理学院 副院长 铁钟 介绍亮点
在300㎡超大空间内,由南京百音声学技术团队通过实时音源定位系统,使著名琵琶演奏家赵聪创作的琵琶组曲《乐鸣东方》获得了空间化演绎。作品中《为侬词》诉说沪剧与琵琶绘江南柔情;《夜上海》重现外滩风情;《乐鸣东方》奏响上海的时代强音。
vivo影像算法研究部 算法工程师 郭冲 介绍亮点
南京琅声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专家组 专家 王涵 介绍亮点
体验者佩戴VR设备后,浦东派琵琶的丝竹颤音可精准萦绕于耳畔,恢弘声浪自不同高度倾而下,在三维空间内自然交织成“传统-国际-现代”三乐章叙事,使每根听觉神经感知声波位移轨迹。这种声景融合技术显著提升了环境氛围包裹感,体验者能感知声音从任意方位传来。
数字科技赋能历史场景
上海音乐厅前世今生三维数字化重建
在体验过程中,体验者可以在1930年代的上海街头与卖各种珍奇玩意的小摊小贩等数位NPC趣味互动;在南京大戏院前定格跨越时空的合影;手握相机即时捕捉散落在时空中的工尺谱碎片线索;还能亲手弹奏虚拟乐器,同伴组队破译声纹密码,在40分钟内推动“中西合璧”的音乐交融。
制作团队基于前沿摄影测量技术,对上海音乐厅建筑进行高精度的三维数字化重建,令上海音乐厅建筑的前世今生转化为了立体记忆。通过海量高清影像采集,精准捕捉建筑内外丰富的细节与风貌,生成既保留视觉真实性又适配VR运行的数字化孪生体。
音乐厅建筑实景
数字化重建
优化后VR街景
文物建筑数字化呈现
体验者佩戴VR设备后,可自由漫步于精彩场景中:置身1930年代流光溢彩的南京大戏院(上海音乐厅前身),感受复古繁华;漫步青瓦白墙的江南水榭,体验雅致清幽,抬头就见豫园九曲桥,甚至还能穿越水底世界;站在外滩感受风霜雨雪;每扇窗棂、每张乐谱都暗藏历史彩蛋。
点击海报,火热销售中!
寻找秘谱:穿越上海1930
VR沉浸式互动娱乐体验
购票须知
体验须知
暑期必打卡!
上海音乐厅“文旅三件套”火热开启!
95岁的上海音乐厅在这个夏天彻底打开边界,重磅推出暑期“三驻场”,探索文商旅融合新范式,打造“无边界文化综合体”:
音乐舞蹈剧场《百鸟朝凤》 (7.5-7.27):温暖巢穴,与你探讨生命的诗篇。(戳→了解项目详情)
国风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第六轮 (7.17-7.31):不可复制的国乐巅峰体验,火爆125场后的国潮经典再度奏响!(戳→了解项目详情)
全球首个沉浸声VR沉浸体验重磅大作《寻找秘谱:穿越上海 1930》 (7.18-8.31):借科技之力复刻海派文化基因,触摸音乐厅前世今生。(戳→了解项目详情)
编辑:年年
审核:片片、虎虎
更 多 推 荐
【驻场】
音乐舞蹈剧场《百鸟朝凤》
【驻场】
国风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
【mini音乐节·古典】
见证肖斯塔科维奇 鲍罗丁四重奏音乐会
【自助参观】
一键参观打卡上海音乐厅
【导览参观】
一键参观打卡上海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