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上午9点,静安区区长翟磊走进上海人民广播电台“2025夏令热线·区长访谈”节目,与主持人一同接听前方记者和市民的电话。围绕城市环境、交通管理、养老服务等市民"急难愁盼"问题,翟磊与区有关职能部门和属地街镇负责人实时连线,现场回应诉求、明确整改方向,践行"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的治理理念。
让政策善意直达民心
“把好事办好,核心在于让政策的善意精准对接群众的感受。”翟磊在回应民生工程细节时强调,“我们不能只盯着技术规范和标准,更要走进居民中间,听他们说‘需要什么’‘担心什么’ 。”
区融媒体中心反映,彭越浦河汶水路至江场西路段沿河步道与路面存在高度差,存在安全隐患。记者现场了解到,该区域因天然地势和防汛墙荷载限制,无法通过堆土缓坡消除高差,原设计以绿植作为自然遮挡,但部分警示线被植被覆盖。
区建管委负责人解释:"按照园林绿化工程规范要求,临高高度0.7米以下不需要设置相关护栏;且设置栏杆后,景观效果会降低很多。"翟磊区长提出替代方案:"在标高、标差的地方,可以做一点略高于平台的水平面的休闲桌椅、椅凳,既能起到遮挡也能起到居民休闲。"区建管委表示将尽快落实,听取居民意见后完善方案。
延安中路829号达安广场居民杨女士来电反映,去年绿化市容局对平台进行绿化改造时,未妥善处理地下水管,今年6月大雨导致雨水从居民家涌出。"老伴现在非常焦虑,一下雨就跑到厨房察看,生怕再发生这种情况。"
据介绍,该项目为提升延安高架路沿线景观,于今年3月竣工,采用全架空钢结构种植箱打造屋顶绿化。翟磊要求区绿化市容局和南京西路街道:“第一时间到现场研判,迅速查清问题产生原因,立即制定完善方案,进行整改。"
近期,大宁公园推出音乐广场、赏荷游园会等商旅文体展联动活动,成为网红打卡点,有效提振消费活力,也迎来单日近1.4万的大客流。市民汪先生就反映,残疾人助动车直接开进公园,在人群中鸣笛穿行,影响步行游客通行。
“人气是城市活力的体现,但人流激增背后的系统性管理,更考验治理智慧。”翟磊强调:“既要照顾好残疾人的现实需求,也要确保大客流情况下的人流对冲和安全问题。”
大宁集团负责人介绍,已结合前两日大客流情况优化方案:如重新设计区域,专门供残疾轮椅车停放,让它和步行人流分开;人流量大的时候启动单向通行方式,增加工作人员疏导。
用精细治理提升宜居
从垃圾异味到交通乱象,从施工扰民到空间管理,城市细节的治理直接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翟磊要求各部门“直面堵点,让辖区面貌焕然一新"。
居民赵先生投诉,恒丰路立交桥旁两处垃圾回收站味道重,分拣工作侵占人行道。前方记者实地看到,此处紧邻上海火车站,依傍苏州河,是静安与普陀两区的交界地带。现场确实能清晰闻到阵阵垃圾散发的酸臭味,涉事路段长约两三百米,两侧各设有一个大型垃圾回收点,专门处理火车站内产生的生活垃圾,日常工作量较大。
区绿化市容局负责人介绍:"这是上海火车站站区的垃圾压缩站,负责铁路内部的生活垃圾收运,清运由城发集团负责,管理是站区负责。"区城管局表示:"对于生活垃圾站周边乱堆物可以处罚,首次警告,再犯将处以一百以上一千以下的罚款,已加强巡查。”
翟磊表示:“这里的环境与‘国际静安’的定位不符。”他要求由区绿化市容局牵头,联合城管、建管委、属地街道及铁路部门,解决解决高温天异味问题和人行道侵占两大问题,内外协同把细节抓实,让市民能安心通行、休闲。
居民王先生反映,彭浦新村地铁站1号线出口区域非机动车停放混乱,第三方粗暴处理导致车辆受损。"新车才买没几天,被划伤好几次。"
据了解,该站人流量大,非机动车停放长期饱和,慢车道常被占满。彭浦新村街道解释:"周边道路空间有限,远远达到了饱和程度,目前正和区市政中心协作,通过疏导共享单车缓解压力,每天上午高峰落锁两千多辆,腾出运能。"
翟磊要求:"在周围一两百米的位置找疏导空间,按时间节点疏导;早晚高峰加强管理,避免混乱。"
交警支队表示将与相关部门共同治理,优化该区域秩序。
居民陆先生投诉,婴堂路中兴路路口在建的山东能源大厦喷涂防火涂层时,涂料常飘进居民楼,污染晾晒的衣物和停放的车辆。芷江西路街道介绍:该项目2023年9月开工,计划2026年6月竣工,目前主体工程完成2/3,街道城管中队每月至少开展一到三次专业检查,要求绿网覆盖、喷洒装置到位。翟磊要求区生态环境局和街道,第一时间前往现场,判断材质、工艺及文明施工措施是否到位,确保必要的围挡设施,“辖区其他高层建筑,都要确保规范施工、文明施工。”
让保障体系更有温度
养老服务、旧改修缮等民生保障问题,关系到居民的切身感受。翟磊强调:“长者食堂是民生重点,旧改更是静安最大的民生,要让居民群众最快改善生活环境。”
"小区有一万多位居民,我住了十一二年,沿街商铺空置多年且没有长者食堂,年纪大了买菜做饭不方便。"平型关路2199弄粤秀名邸居民莫先生反映。
大宁路街道介绍:"目前居委会可以为老人提供送餐服务,街道也联合小区周边餐饮单位纳入到社会化老年人供餐范畴内,最近点位离小区约七百米。"区民政局表示:"大宁街道现有2家长者食堂、2个助餐点,正持续对接街道,争取早日在周边布社区长者食堂的点位。"
“街道与区民政局要抓紧进行研究,通过各种方式,满足老年人就餐需求。”翟磊介绍,静安已布局110余家老年助餐点,其中32家为区建“网红长者食堂”,从单一午餐扩展至一日三餐,未来将持续平衡社区食堂与社会餐饮,让养老服务更贴心。
"海防路100弄句容小区,政府装的雨棚脱胶了,年久失修,雨水渗入窗台。"李女士投诉,小区上一轮美丽家园大修在2016年,至今快十年,今年未列入大修计划。
区房管局介绍:“正和街道协商将其纳入2026年美丽家园计划。"江宁路街道则表示:"已督促物业进行应急修补。"翟磊要求:"暑期防汛防台关键阶段,先实地研判、应急维修,确保居民居住安全,具备条件后及时纳入大修。"
石门二路街道无子女老年居民单女士反映,每月300元养老服务补贴因未实际居住在户籍所在地被通知无法使用。街道和区养老服务中心解释:"按规定,须同时具备本区户籍和实际居住在本区两个条件,才能享受养老补贴服务,单女士的房子已出租,实际居住在普陀区。"翟磊表示,要在政策刚性和温度间找平衡点,相关部门尽快约单阿姨面对面交流,解释政策,听取想法。
翟磊介绍,静安在“十三五”期间率先完成成片旧改,“十四五”以来已推进零星旧改5000余户(17万平方米)、非成套旧改4800余户(17.32万平方米)。今年上半年,6个地块826户旧改任务已顺利完成。针对剩余8000余户、17万平方米的非成套旧改硬骨头,翟磊明确:“要咬定2032年时间节点,尽快让居民全部实现厨卫独用。”目前,区里正通过三大举措推进:一是倒排时间节点,加速房源筹备与居民沟通;二是加大财政投入,保障资金强度;三是创新多部门联席会审机制,探索多元改造模式,确保旧改成果惠及每一户家庭。
节目尾声,翟磊表示:"感谢夏令热线,感谢市民群众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今天接听电话有限,但对居民诉求的解决是我们工作的无限追求。我们将始终把居民群众的呼声放在心上,用心用情做好民生治理工作,让更多市民有获得感和幸福感,这也是我们工作孜孜不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