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上海,暑气蒸腾,但一股暖心的清凉却在悄然传递。近日,“七·助民”社会救助工作室启动“夏日送清凉”困难家庭走访慰问活动。带着精心准备的防暑物资和真挚关怀,走进辖区困难群众家中,用实际行动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服务承诺,让七宝的温度在夏日里持续升温。
一份“清凉包”,装着贴心与实在
“陈叔叔,最近天气热,这是给您准备的清凉包,您平时注意防暑,有啥需要随时给我们打电话。”在佳宝新村老陈家中,社区救助顾问一边将“清凉包”递到老人手中,一边细心叮嘱。
今年78岁的陈叔叔独居多年,患有慢性疾病,行动不便。社区救助顾问在前期摸排中了解到他的情况后,不仅定期上门帮他打扫卫生、代购药品,还特意根据老人的需求准备了防暑物资。“你们比亲人还周到,这风扇吹着,心里也凉快!”陈叔叔拉着救助顾问的手,笑得合不拢嘴。
此次“清凉包”里的物资并非“一刀切”,而是工作室根据困难家庭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为独居困难老人准备了便于操作的蔬菜,还有日常所需的洗衣液、沐浴露等防暑降温物资;为有儿童的家庭添置了儿童防晒霜和驱蚊液。“送清凉不是简单送东西,得送到群众心坎上。”漕宝路二委的社区救助顾问陈琳说。
一次“拉家常”,摸清需求更暖心
“施大哥,您康复训练最近进展怎么样?孩子的暑假作业有没有需要辅导的?”在蒲汇新村居民施先生家,走访人员一边帮他整理刚收下的衣物,一边细细询问家里的近况。
施先生因意外导致腿部残疾,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大儿子刚参加完中考,小女儿正在读小学,家庭重担全压在他妻子一人身上。此前,工作室已帮助施先生一家开展了“助医、助学、助洁、微改造”等救助服务项目。这次走访,不仅带来了防暑物资,更重点跟进他家的后续需求。
走访中,社区救助顾问随身携带“民情记录本”,详细记录困难家庭的生活状况、实际需求和意见建议。对能当场解决的问题,如更换老化的风扇、联系家电维修等,立即协调处理;对需要长期跟进的,如就业帮扶、医疗救助等,纳入“需求清单”,对接相关部门制定帮扶计划。截至目前,已收集并解决各类需求23件,形成长期帮扶方案8个。
一群“贴心人”
让“七·助”精神遍地开花
“七·助民”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始终围绕“助老、助学、助暖、助困、助业、助医、助心”七大服务方向,凝聚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慈善力量,构建起“精准化、常态化、多元化”的帮扶体系。此次“夏日送清凉”活动,正是工作室“助困”服务的延伸,也是“关爱暖民”的生动实践。
高温天里的“及时雨”,工作室敲开了困难家庭的门。此次“夏日送清凉”活动,工作室共发放防暑物资300余份,这拨“送清凉”送的不只是凉,是实在,是给困难群众的“定心丸”。接下来,“七·助民”工作室将持续关注高温天气下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通过“定期走访+动态跟踪”的方式,将“清凉”服务延伸到更多角落,用点滴关怀汇聚成温暖人心的力量,让每一个困难家庭都能安心度夏,让七宝的温情在夏日里不断传递。
供稿:齐音
编辑:王梓
初审:赵若楠
复审:宋诗清
终审:王婷婷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