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松江 > 文章详情

签约2000多名居民,松江这名医生用二十七载的坚守筑起温暖堡垒

转自:上海松江 2025-07-15 07:06:18

她心怀鸿鹄之志,在基层医疗事业的广阔天地里披荆斩棘,扛起使命担当;她以仁心为笔,以医术为墨,在家庭医生服务的画卷上尽情挥洒。李燕,人如其名,如春燕啄泥般勤勉不辍、兢兢业业,用二十七载的坚守筑起家庭医生的温暖堡垒。

作为九里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主任医师、奥园卫生服务站团队长,李燕以日复一日的付出为居民健康撑起一片晴空,如燕子归巢般飞入寻常百姓家,将优质的医疗服务“落地生根”,用仁心仁术润泽万家,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着不平凡的医者赞歌。

扎根基层的“开拓者”,初入社区初心如磐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自踏入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那一刻起,李燕便怀揣着全心全意为辖区群众服务的坚定信念开始工作。作为上海市首批家庭医生,她积极响应医改号召,义无反顾选择来到奥园卫生服务站,成为扎根社区的“开拓者”。

李燕回忆,当时卫生服务站条件简陋,不仅设施陈旧,人员配备不足,附近居民对“家庭医生”的概念更是知之甚少。但是,李燕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而是积极协调各方资源,铆足劲要把这条路走得更顺畅。在她的努力下,卫生服务站的常用药品配备日益完善,居民就诊时可以及时获得“弹药”;增设血液生化检查、远程心电图、建立家庭病床等多项医疗服务项目,基本满足周边居民就医需求,实现了基层医疗服务在社区从无到有的实质突破。 

服务站运行走上正轨后,李燕便将目光投向了如何擦亮家医服务品牌。“身为一名家庭医生,肩负着健康守门人的使命!”李燕将自己定位为社区居民的“健康管家”。她积极奔走于服务中心、卫生站、居委会和居民家中,敲开一扇扇门,拨通一个个联络电话,一遍遍为大家解读家庭医生政策。通过经年累月的沉淀,李燕形成了一套高效的工作方法,通过全面掌握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分层管理,精准治疗重点问题,在为患者开具药品处方时,也不局限于单一的药物治疗,而是综合考量个体差异,为患者量身定制一套“营养处方”“心理处方”以及“运动处方”等。

在李燕的不懈努力下,曾经简陋不堪的奥园卫生服务站焕然一新,硬件设施全面改造,支持开展9类20项中医药技术方法和中医药适宜技术,可以辐射周边奥园、九城湖滨、贝尚湾等8个居民区,满足辖区3万人口的医疗需求。2022年,奥园卫生服务站成功创建上海市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也让周边居民对家庭医生这一角色的熟悉度和认可度大幅提升。

情系患者的“贴心人”,仁心医师仁意暖心

在李燕的签约居民中,有这么一群需要格外关注的特殊群体,其中独居老人有40余名,90岁以上高龄老人有30余名,精神病人有12名,残疾人有26名。她的手机24小时开机,充分利用微信和QQ平台,她口袋里时刻揣着一本“健康记录册”,上面患者的病情、康复、遵医等情况一目了然。周边居民谈及她,都忍不住纷纷竖起大拇指。李燕的付出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2015年她被评为松江区第一届“仁心医师”提名奖,2017年被授予全国“百家健康守门人”称号。

90多岁的任春梅是李燕日常照料的病人之一,这段医患关系已经持续了十几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去年,任春梅查出乳腺肿瘤,鉴于患者年事已高并且对治疗充满抗拒,医院明确表示无法进行手术。眼看病情一天天恶化,家属心急如焚,却也束手无策,无奈之下,只好再次联系李燕。彼时,九里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病房才启用不久,各方面条件还在逐步完善中,但李燕非常清楚,只有及时就医患者才有希望。于是,她多次前往任春梅家中,拉着老人的手轻声细语地劝说,也许是被这份真诚打动,任春梅终于同意入住社区医院,接受妥善的治疗和照顾。

李燕成了老人的精神支柱,为此她每隔一天就去病床前探望,鼓励老人积极配合治疗,并且分享康复患者的案例,增加老人战胜病痛的信心。李燕的服务像一束光,照进了阿婆最后的生命时光里。令人遗憾的是,任春梅的病情还是恶化了,家属在处理完老人的后事后,特意赠送了锦旗和感谢信,直言李燕医生不仅是老人的亲人,更是全家的恩人,这份恩情永远难忘。“其实我只是遵循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做了一个家庭医生该做的事。”回忆起任春梅,李燕心中亦有些难受,略微停顿了一下,她非常坚定地说,“家庭医生,不仅要治疗患者的身体疾病,更要给予心灵上的关怀和陪伴,让他们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能感受到温暖和尊严。”

诸如此类表达谢意的锦旗,被李燕挂在诊室的墙上,红底金字的绸面在阳光下泛着温暖的光晕。锦旗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医患故事,这些故事像夜空中最亮的星辰,在她疲惫时给予力量,在她迷茫时指明方向。每当抬头看向身侧的锦旗,她总能听见患者康复后那声哽咽的“谢谢”,看见家属眼中闪烁的泪光。这些无声的勋章时刻提醒着她:白大褂的分量,在于它能承载多少生命的重量。

精进医术的“领航员”,勇于创新言传身教

作为奥园卫生服务站的团队长,李燕不仅关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还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模式。为了让家庭医生服务更加贴合居民需求,她深入社区进行调研,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和服务期望,为不同人群制定了个性化的服务方案,如为老年人提供定期上门体检、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指导等,用实际行动诠释家庭医生的内涵,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此前,一名唐姓老人腿肿长达3年,四处求医无果,慕名找到李燕。李燕仔细询问病情、查看辅助检查资料后,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诊断老人的腿肿是由高血压药物所致,并果断为他调整了治疗方案。两周后,老人的双腿肿胀“神奇般”地消失了。老人内心无比激动,逢人便夸李燕“虽是社区医院的医生,但技术一点也不输市区大医院的专家”这个求医问诊的故事在社区里传为佳话,让更多患者看到了家庭医生的价值和魅力。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孤寡老人建立家庭病床,提供上门贴心服务,也是李燕的重要工作,无论酷暑还是寒冬,她都会骑着电动自行车穿梭在各个小区,她知道,那些病人正在家里翘首以盼。

本着“全日服务,全程照顾,全面负责”的信念,李燕成功签约了2000多名居民,所管辖社区的常住人口签约率和重点人群签约率在市级考核中均为优良档次。在走街串巷中,李燕用自己的足迹践行着中国式家庭医生的探索之路,在她的带领下,奥园卫生服务站的服务质量和居民满意度不断提升。“这并不是一份简单的契约,而是签下了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满满的信任。”李燕说。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李燕从一名刚出象牙塔的医务人员,成长为以全科为主,各项专科全面发展的“全能医生”。面对患者的痛苦,她温柔安慰、精心治疗;面对医疗难题,她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凭借出色的表现,李燕多次在各类学术论坛及活动上发言交流,赢得同行的广泛认可。同时,她将自己制定的治疗方案转化为6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在科研方面取得优异成果;在年轻人才队伍“传帮带”工作中,李燕注重言传身教,将自己的临床经验和诊疗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医生。她经常组织团队成员开展病例讨论和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大家积极发言、勇于探索。如今,她培养的年轻医生也开始在各自的岗位上崭露头角。

记者:刘芮孜 

图片:受访者提供

编辑:王红霞 桂可欣

审核:周样波 李于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