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静安 > 文章详情

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区长翟磊做客夏令热线,直面民生诉求精准破题

转自:上海静安 2025-07-14 20:54:02

7月14日上午9点,静安区区长翟磊走进上海人民广播电台“2025夏令热线·区长访谈”节目,与主持人一同接听前方记者和市民的电话,与静安区有关职能部门和属地街镇负责人实时连线,现场回应民生关切、解决群众问题,践行“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的治理理念。

让政策善意直达民心

“把好事办好,核心在于让政策的善意精准对接群众的感受。”翟磊在回应民生工程细节时强调,我们不能只盯着技术规范和标准,更要走进居民中间,听他们说‘需要什么’‘担心什么’ 。”

区融媒体中心反映,彭越浦河(汶水路—江场西路段)沿河步道与路面存在高度差,有安全隐患。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该区域因天然地势和防汛墙荷载限制,无法通过堆土缓坡消除高差,原设计以绿植作为自然遮挡,但部分警示线被植被覆盖。

区建设管理委负责人解释:“按照园林绿化工程规范要求,临高高度0.7米以下不需要设置相关护栏;且设置栏杆后,景观效果会降低很多。”

翟磊提出替代方案:“可以做一些略高于平台水平面的休闲椅凳,既能起到遮挡作用,也能兼顾居民休憩。

区建设管理委表示将尽快落实,听取居民意见后完善方案。

延安中路829号达安广场居民杨女士来电反映,去年绿化市容局对平台进行绿化改造时,未妥善处理地下水管,今年6月下大雨时导致雨水从居民家涌出。“老伴现在非常焦虑,一下雨就跑到厨房察看,生怕再发生这种情况。”

据介绍,该项目为提升延安高架路沿线景观,于今年3月竣工,采用全架空钢结构种植箱打造屋顶绿化。

翟磊要求区绿化市容局和南京西路街道“第一时间到现场研判,迅速查清问题产生原因,立即制定完善方案,进行整改。

近期,大宁公园推出音乐广场、赏荷游园会等文旅商体展联动活动,成为网红打卡点,有效提振消费活力,也迎来单日近1.4万的大客流。市民汪先生反映,残疾人助动车直接开进公园,在人群中鸣笛穿行,影响了步行游客通行。

人气是城市活力的体现,但人流激增背后的系统性管理,更考验治理智慧。”翟磊强调,“既要照顾好残疾人的现实需求,也要确保大客流情况下的人流对冲和安全问题。”

大宁集团负责人介绍,已结合前两日大客流情况优化方案:如重新设计区域,专门供残疾轮椅车停放,与步行人流分开;人流量大的时候启动单向通行方式,现场增加工作人员疏导。

用精细治理提升宜居

从垃圾异味到交通乱象,从施工扰民到空间管理,城市细节的治理直接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翟磊要求各部门“直面堵点,精准发力,系统施治,让辖区面貌焕然一新”

居民赵先生投诉,恒丰路立交桥旁两处垃圾回收站味道重,分拣工作侵占人行道。前方记者在实地看到,此处紧邻上海火车站,依傍苏州河,是静安与普陀两区的交界地带。现场确实能清晰闻到阵阵垃圾散发的酸臭味,涉事路段长约两三百米,两侧各设有一个大型垃圾回收点,专门处理火车站内产生的生活垃圾,日常工作量较大。

区绿化市容局负责人介绍:“这是上海火车站站区的垃圾压缩站,负责铁路内部的生活垃圾收运,清运由城发集团负责,管理是站区负责。”

区城管执法局表示:“对于生活垃圾站周边乱堆物可以处罚,首次警告,再犯将处以一百以上一千以下的罚款,已加强巡查。”

翟磊表示:“这里的环境与群众的期盼、城区的定位不相符。”他要求由区绿化市容局牵头,联合城管执法局、建设管理委、属地街道及铁路部门,协同把细节抓实,切实解决异味和侵占人行道两大问题,让市民能安心通行、休闲。

居民王先生反映,彭浦新村地铁站1号线出口区域非机动车停放混乱,第三方粗暴处理导致车辆受损,“新车才买没几天,被划伤好几次。”

据了解,该站人流量大,非机动车停放长期饱和,慢车道常被占满。彭浦新村街道解释:“周边道路空间有限,远远达到了饱和程度,目前正和区市政中心协作,通过疏导共享单车缓解压力,每天上午高峰落锁两千多辆,腾出运能。”

翟磊要求:“在周围一两百米的位置找疏导空间,按时间节点疏导;早晚高峰加强管理,避免混乱。”

交警支队表示将与相关部门共同治理,优化该区域秩序。

居民陆先生投诉,育婴堂路中兴路路口在建的山东能源大厦喷涂防火涂层时,涂料常飘进居民楼,污染晾晒的衣物和停放的车辆。

芷江西路街道介绍,该项目于2023年9月开工,计划2026年6月竣工,目前主体工程完成2/3,街道城管执法中队每月至少开展一到三次专业检查,要求绿网覆盖、喷洒装置到位。

翟磊要求区生态环境局和街道,第一时间前往现场,判断材质、工艺及文明施工措施是否到位,确保必要的围挡设施,“辖区其他高层建筑,都要确保规范施工、文明施工。

让保障体系更有温度

养老服务、旧改改造等民生保障问题,关系到居民的切身感受。翟磊强调:要把这些问题作为重点,不断提升民生服务保障水平。

“小区有一万多位居民,我住了十一二年,沿街商铺空置多年且没有长者食堂,年纪大了买菜做饭不方便。”平型关路2199弄粤秀名邸居民莫先生反映。

大宁路街道介绍:“目前,居委会可以为老人提供送餐服务,街道也联合小区周边餐饮单位纳入到社会化老年人供餐范畴内,最近点位离小区约七百米。”

区民政局表示:“大宁街道现有2家长者食堂、2个助餐点,正持续对接街道,争取早日在周边布局社区长者食堂的点位。”

“街道与区民政局要抓紧进行研究,通过各种方式,满足老年人就餐需求。”翟磊介绍,静安已布局110余家老年助餐点,其中32家为区建“社区长者食堂”,从单一午餐扩展至一日三餐,未来将持续平衡社区食堂与社会餐饮,让养老服务更贴心。

海防路100弄句容小区内,政府装的雨棚脱胶了,年久失修,雨水渗入窗台。”李女士投诉,小区上一轮“美丽家园”大修在2016年,至今快十年,今年未列入大修计划。

区房管局介绍:“正和街道协商将其纳入2026年美丽家园计划。”

江宁路街道则表示:“已督促物业进行应急修补。”

翟磊要求:“暑期是防汛防台关键阶段,先实地研判、应急维修,确保居民居住安全,具备条件后及时纳入大修。

石门二路街道无子女老年居民单女士反映,每月300元养老服务补贴因未实际居住在户籍所在地被通知无法使用。

街道和区养老服务中心解释:“按规定,须同时具备本区户籍和实际居住在本区两个条件,才能享受养老补贴服务,单女士的房子已出租,实际居住在普陀区。”

翟磊表示,要在政策刚性和温度间找平衡点,相关部门尽快约单阿姨面对面交流,解释政策,听取想法。

翟磊介绍,静安在“十三五”期间率先完成成片二级以下旧里改造,“十四五”以来已推进零星旧改5000余户、非成套旧改4800余户。今年上半年,6个地块826户旧改任务已顺利完成,在全市重点旧改区域中率先完成全部零改任务。

针对剩余8000余户、17万平方米的非成套职工住宅,翟磊明确:“要咬定2032年时间节点,尽快让居民全部实现厨卫独用。”一是咬住时间节点,倒排计划压茬推进;二是加大财政投入,保障资金强度;三是创新方式方法,探索多元改造模式。

节目尾声,翟磊表示:“感谢夏令热线,感谢市民群众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今天接听电话有限,但对居民诉求的解决是我们工作的永恒主题。我们将始终把居民群众的呼声放在心上,用心用情做好民生治理工作,让更多市民有获得感和幸福感,这也是我们工作孜孜不倦的追求。

记者:彭旭卉

图片:肖鸣亮

编辑:路景斓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