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本区7月14日起气温升高,14—16日最高气温可达35℃及以上,午后局部地区有阵雨或雷雨。
今日天气
今天本区气温上升,最低26℃,最高33℃左右,相对湿度95%—60%,北到东北风4—5级,沿江地区阵风6级,体感闷热。
明日天气
天气趋势
未来一周,华北到华南将经历大范围高温天气,此轮高温核心区位于西北地区东部到华北平原,部分地区将出现40℃以上的酷热天气。有出行计划的朋友们留意当地的天气信息。
下周本区受暖气团控制,晴热高温天气重返,下周二和周三最高气温36—37℃,炎夏体感回归,防暑降温不可松懈。雨水和阳光交替登场,短时阵雨和午后雷雨又是常客,建议大家雨具常备身边,及时关注最新的预报、预警信息。
本区未来十天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7月13日16时,
闵行区AQI为33,优,
昨天AQI为33,优。
今年第5号台风“百合”(热带风暴级;英文名称:Nari;名字来源:韩国;名称意义:百合花)于7月13日凌晨2点钟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位于日本东京偏南方大约1160公里的洋面上,即北纬25.4度、东经141.7度,8级(18米/秒),998百帕,7级风圈半径为110—280公里。预计,“百合”将以每小时25—30公里的速度向北偏东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未来“百合”对本区无影响。
台风是发源于热带海洋面上强的热带气旋。台风登陆后,强度逐渐减弱、消失。影响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以7—9月最为频繁。台风经过的地区常有狂风暴雨,沿海有高潮巨浪。
从全球各地历年热带风暴发生的情况看,在南北两个半球上,北半球发生的次数多于南半球;在东西两个半球上,东半球又多于西半球;在各大洋东西两岸上,大洋的西岸又多于大洋的东岸。全球平均每年发生台风82个,北半球则占了3/4,而台风最多的海区为西北太平洋,占全球台风总数的1/3,平均每年有28个左右,是全球台风的多发区。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主要出现在北纬5—25℃之间,其中以北纬10—20度为最多,也就是赤道以北、菲律宾以东的西太平洋海区。在西北太平洋地区,全年每个月,都可能有热带气旋出现。热带气旋出现最多的月份为公历7—10月,近50年资料统计,在这几个月出现的总数占全年总数的68%,也就是说有一半以上台风是发生在7—10月,其中尤以8月为最盛期,其次是9月,1—4月出现次数较少,2月为最少。此外在南海生成或从太平洋移进南海的热带气旋,9—10月是其旺季。
西北太平洋海区出现的台风,有1/4左右会在我国登陆,也就是每年平均有7个,最多年份可达12个,最少年份为3个;登陆时间多在7—9月,在这3个月中登陆的台风占3/4,最早登陆可出现在5月初,最晚为12月初;登陆的地区几乎遍及我国整个沿海地区,主要集中在浙江以南沿海,其中登陆次数最多的是广东沿海,约占1/3。
台风在危害人类的同时,也在保护人类。台风给人类送来了淡水资源,大大缓解了全球水荒。一次直径不算太大的台风,登陆时可带来30亿吨降水。另外,台风还使世界各地冷热保持相对均衡。赤道地区气候炎热,若不是台风驱散这些热量,热带会更热,寒带会更冷,温带也会从地球上消失。一句话,台风太大太多不行,没有也不行。
封面自取:
图文:区气象台、上海市天气发布、市生态环境局
编辑/初审:赵若楠
复审:林心怡
终审:徐雷冰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