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徐汇通 > 文章详情

黄浦江上“东西和鸣”:阿卡贝拉邂逅侗族大歌

转自:徐汇通 2025-07-13 15:12:42

7月11日,一场细雨为上海带来清凉。在徐汇区龙华码头,一艘以阿卡贝拉为主题的游轮——“声浪派·阿卡贝拉号”缓缓驶离,沿黄浦江西岸展开一段特别的音乐航程。这场水上音乐之旅,作为2025长三角阿卡贝拉音乐大赛的前奏,巧妙串联起西岸梦中心、西岸大剧院等滨江地标,将江上游览与岸上艺术氛围融为一体,为次日大赛的颁奖盛典预热。

侗族大歌在浦江游轮上唱响

游轮化身为移动的音乐沙龙。Sure人声、灵魂人声、排湾贝拉、Boogie Doggie等多个阿卡贝拉组合轮番献艺,《Senai原民组曲》《路过人间》《一想到你呀》等曲目以纯粹人声演绎,旋律在船舱内流淌,与窗外流动的浦江两岸景致相映成趣,为乘客创造了独特的视听记忆。在三层甲板,观众迎着江风,在歌声中饱览徐汇滨江西岸的现代画卷。

“现场感受阿卡贝拉,比想象中更震撼”,上海交大的外籍教师伯涵峥分享道。作为“新徐汇人”,他熟悉滨江环境,常在此跑步,“在船上换个视角欣赏熟悉的风景,别有一番新意。”

“声浪派·阿卡贝拉”主题游轮游弋在黄浦江上

旅程的高潮是贵州侗族大歌艺术团的惊喜登场。十二位歌手带来了《琵琶歌·草莓有刺不沾边》和《大山真美好》。这被誉为“东方阿卡贝拉”的古老艺术,其空灵悠扬的多声部合唱赢得了全船观众的热烈掌声。艺术团团长钟声丽难掩激动:“以往我们在山间林中对歌,今天首次面对都市江景演唱,感觉歌声乘着江风飞扬。”她阐释了侗族大歌与阿卡贝拉的异同:两者都是纯人声无伴奏合唱,但侗族大歌根植贵州黔东南山水,音韵多模仿自然,清丽悠长;而阿卡贝拉则常模拟器乐音色,发声方式也各有特点。这场跨越两千多年历史的东西方人声艺术在黄浦江上的对话,激荡出时空交融的文明回响。

贵州侗族大歌艺术团成员

来自台湾地区的“灵魂人声”乐团指导老师潘弦融已是第三次参与大赛,感触颇深:“每年回来都充满感动。看着当年培训的团队不断成长,从孩子到长者,阿卡贝拉在这里拥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职业化气息,这让我感到无比幸福。”

游轮靠岸后,部分幸运乘客的体验并未终结。他们搭乘西岸标志性的小黄车,穿梭于滨江艺术区,抵达龙华机场并登上直升机。从空中俯瞰,徐汇滨江的璀璨夜景与西岸梦中心的艺术建筑群尽收眼底,这场“水上放歌、陆上穿梭、空中览胜”的“水陆空”立体旅程,让参与者全方位领略了徐汇区“文体商旅”深度融合的魅力。

阿卡贝拉小歌手与机器狗“卡汪汪”互动

走过十年历程的长三角阿卡贝拉音乐大赛,已成为区域极具影响力的音乐品牌。从上海辐射长三角,大赛始终紧扣时代文化脉搏,以阿卡贝拉为桥梁,搭建起艺术交流、美育普及与城市发展协同并进的综合平台。

配合大赛,徐汇区同步推出“文旅消费大礼包”,内含住宿、交通、餐饮、文娱等多类优惠,旨在为外地参赛团队及游客提供“一站式都市文旅专属体验”,深化文化、旅游、商业的联动效应,将活动热度有效转化为经济效益与游客驻留。

记者:王永娟

编辑:耿洁玉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