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今日闵行 > 文章详情

脑卒中康复陷阱多,如何抓住“黄金期”科学逆袭?丨健康总动员

转自:今日闵行 2025-07-13 14:31:52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

我国每12秒就有1人发生脑卒中

每21秒就有1人因此死亡

而幸存者中

约75%遗留不同程度残疾

但令人振奋的是

通过科学康复

60%以上的患者可以重获生活自理能力!

本期嘉宾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闵行区特色专科负责人 丁铃

(点击收听节目完整音频)

脑卒中的危害与康复的重要性

很多患者和家属认为抢救成功就万事大吉,但实际上,脑卒中后的功能障碍——如偏瘫、言语障碍、吞咽困难等,往往比疾病本身更影响生活质量。脑卒中就像脑内发生了一场地震,抢救只是清除废墟,康复才是重建家园。根据统计,未规范康复的患者:1年内关节挛缩发生率高达53%;吞咽障碍引发的肺炎占死亡原因的42%;抑郁症状发生率超60%。康复不仅是恢复身体功能,更是让患者重获尊严、回归社会的关键。

关于“黄金康复期”

国际研究显示,脑卒中后6个月是功能恢复的黄金期,准确说是三个关键期:

(1)超早期(24—72小时):在ICU、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就可开始体位管理、呼吸训练。

比如教会良肢位摆放:

仰卧位‌(过渡体位)

▲头部垫薄枕,稍偏向患侧;肩胛下垫个枕头使肩前伸,上肢外展20°—40°,肘腕伸直、掌心向上。‌‌‌‌

▲髋部及大腿外侧垫个枕头防外旋,膝下垫软枕微屈,足尖向上避免足下垂。‌‌‌‌

▲注意事项:不宜长期使用,可能诱发异常姿势反射。

‌‌

患侧卧位‌(首选体位)

▲患侧在下,躯干稍后仰,背部垫枕头;患肩前屈90°—130°,上肢前伸、肘腕伸直、掌心向上。‌‌‌‌

▲患下肢伸展微屈膝,健侧腿屈曲放于前方枕上呈“迈步状”。‌‌

▲优势:增加患侧感觉输入,预防肩痛及痉挛。‌‌

健侧卧位‌

▲健侧在下,患侧上肢由枕头支撑前伸约100°,肘关节和腕关节伸展、掌心向下;患侧下肢屈髋屈膝置于枕上。‌

▲躯干与床面垂直,避免压迫患侧。‌‌

坐位‌(床上或轮椅)

▲背部垫枕头保持直立,双足平放地面或脚踏;患侧上肢置于可调桌,肘下垫枕头防受压。‌‌

(2)黄金期(2周—3个月):此时神经可塑性最强,有患者每天进行6小时强化训练,8周后从卧床到扶拐行走。

(3)平台期(6个月后):进展变慢但绝不等于无效,有许多1年后仍取得突破的案例。

科学康复的关键策略

康复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

(1)神经电生理技术

经颅磁刺激(TMS):是一种无创、无痛的神经调控技术,利用磁场作用于大脑皮层,产生感应电流,调节神经细胞的电活动,从而改善脑功能。

功能性电刺激(FES):是一种通过电脉冲刺激神经肌肉系统,帮助脑卒中患者恢复运动功能的康复技术。它广泛应用于改善上肢功能、步态训练、肩关节半脱位治疗等,并可与脑机接口(BCI)、运动想象疗法等技术结合,提高康复效果。

高压氧治疗:增加脑组织氧供:使血浆溶解氧提升20倍,改善缺血半暗带缺氧状态;减轻脑水肿:通过血管收缩效应降低颅内压(可降30%—40%);抗炎抗氧化:抑制炎症因子,减少自由基损伤;促进血管新生;激活神经干细胞。

(2)新兴技术应用:
脑机接口(BCI)重度瘫痪患者通过意念控制外骨骼、操控轮椅、喝水等。

虚拟现实(VR)训练:通过游戏化任务改善空间忽略症,效果比传统方法提升40%。

功能训练:不同阶段的功能训练重点不同。

1)急性期(发病1—2周)

良肢位摆放:预防关节挛缩、肩关节半脱位(如患侧上肢垫高、膝关节微屈)。

被动关节活动:由治疗师或家属辅助,防止僵硬(如肩、肘、腕、踝关节活动)。

床上运动:如桥式运动(抬臀训练)、翻身训练。

2)恢复早期(发病2—4周)

坐位平衡训练:从靠坐→独立坐,提高躯干控制能力。

助力运动:健侧带动患侧(如Bobath握手训练)。

站立准备:床边坐站训练,增强下肢力量。

3)恢复中期(1—3个月)

步行训练:从平行杠内步行→扶拐步行→独立步行,纠正异常步态(如划圈步)。

上肢功能训练:如抓握、捏取小物品,改善手部精细动作。

日常生活能力(ADL)训练:穿衣、进食、洗漱等。

4)恢复后期(3—6个月)

高级平衡训练:单腿站立、跨障碍行走。

复杂运动训练:上下楼梯、骑自行车等。

认知与语言训练:记忆游戏、看图说话等。

(3)心理支持:许多患者因抑郁放弃治疗,可通过团体训练、家庭参与来增强信心。

【特别提醒】

康复训练常见误区

“多练比少练好”:过度训练可能加重痉挛或疲劳,应科学安排强度。

“能走路就是康复成功”:异常步态(如划圈腿)需早期纠正,避免固化。

“自己在家练就行”:错误的训练方式(如过度牵拉)可能加重损伤,需专业指导。

“康复只在医院做”:家庭训练同样重要,需长期坚持。

记者:汪婷婷 刘帆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蔡一涵(实习)
初审:赵若楠
复审:林心怡
终审:徐雷冰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