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虹口 > 文章详情

和平书院入围这个名单!

转自:上海虹口 2025-07-13 14:13:56

近日,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与贝克·泰勒公司(Baker&Taylor)联合公布了2025年“年度最佳公共图书馆奖”入围名单,和平书院成功入选。该奖项旨在表彰全球范围内在建筑设计、数字技术融合、文化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表现卓越的公共图书馆。

“书香城市”的深度实践

10000平方米、四栋主题馆、一座艺术馆、一片中心阅读绿地、10余万册藏书、数套智能便民设施......作为上海首个24小时城市公园图书馆,和平书院让阅读有了更多可能。近年来,虹口区依托“文化三地”资源,以“文化+”理念促进全民阅读和书香虹口建设,和平书院已成为这一建设版图中的重要阵地之一。

自2024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开放以来,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和平书院累计接待量超200万人次,综合馆和少儿馆年度到馆流量分别超93万余人次和47万余人次。书院“夜间读者”日均300余人次,0至6时仍有100余人次,体现书院“灯火不熄、夜读不止”的全天候服务理念,展现城市“夜读”文化的魅力。

在开展活动方面,书院吸引众多社会力量参与开展跨界合作活动,打破行业壁垒,促进场景服务创新,给读者带来全新的文化体验。已开展活动超130余场,吸引20万余人次参与。“夜读在上海——和平书院首届夜读日”、国际儿童文学周主题活动等勾勒出丰富多彩的四季阅读叙事图景。

多元主体参与文化建设的创新样本

24小时书店为什么能开在公园里?和平书院从建设之初就在探索政府与社会力量如何携手共建公共文化空间,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最终形成“公益主导、商业补充”的混合运营模式,通过高品质的轻餐饮和空间租赁等商业服务,反哺免费阅读、公益活动的运营成本,实现文化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在管理机制上,和平书院吸收市民代表、专家参与决策,并通过第三方评估优化服务。例如,针对夜间读者需求,书院调整餐饮区开放时间,增设手机充电设施,实现“从空间供给到场景服务”的升级。在保障公共文化服务公益性的同时,借助市场力量提升服务品质和活力,是城市更新和公园功能提升中的创新实践。

人民城市理念的空间表达

人民城市,是人与城市的相连,更是人心与人心之间的相连。把公共图书馆放在更贴近自然的公园,将公共阅读的边界从图书馆扩大到绿地公园,是虹口区践行公园城市理念的创新之举,也是虹口区践行“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这一理念的鲜活实例。

和平书院通过延长消费时间、拓展消费空间、创造全新消费场景等,为书院的周边产业带来了积极的经济效应,并形成良性循环。创新推出“文化消费券”,读者可凭券享受米仓书店、大隐书局·刊茶社等合作商户的折扣优惠,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效应的“双向奔赴”。作为“公园+文化商业”融合更新的典范案例,提升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服务能级和人文体验。

图书馆不只是藏书楼,更是生活的延伸。和平书院的入围不仅是建筑美学的体现,更是以公共文化服务撬动社会治理创新的缩影。未来,这盏“深夜亮着的灯”将照向更远的地方,吸引更多的读者前来感受阅读的魅力。

记者:刘逸

图片:杨伯荣、虹口区融媒体中心资料

编辑:刘逸

从“滞留费”到“免费存”,营商环境“毛细血管”这样疏通→
“虹口秒贷”再出新招,助力企业融资驶入“高速路”
2025“必吃榜”出炉!虹口9家餐厅上榜,有你吃过的吗?
取景地在虹口的TA正式亮相!还有这些惊喜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