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作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自然界中的阳气达到了顶峰。根据“天人相应”的中医理论,天地间的阳气可以温暖我们的身体,帮助驱散体内的寒邪。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冬季容易发作或在寒冷环境中加重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鼻炎、颈肩腰腿痛、关节冷痛、脾胃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妇科疾病等,我们称之为“冬病”。
然而,夏季虽然炎热,却也是阳气容易受损的季节。在夏季,我们穿着单薄,长时间暴露在空调和风扇的冷风中,或者在水中游泳,这些都可能导致寒邪侵入我们的身体,引起腹泻、腰背酸痛等问题。此外,各种寒凉的水果和冰镇饮料等,虽然在炎热的夏天能带来一时的清凉,但它们穿过肠胃,会伤害我们的脾胃阳气。因此,在夏季,我们更需要通过温补的方式来补充和保护阳气。
冬病夏治敷贴疗法
冬病夏治敷贴疗法是一种综合性的中医治疗方法,在炎热的三伏天,天地间的阳气最为旺盛,此时通过穴位敷贴、针灸、拔罐、刮痧、中药内服等多种手段,可以温阳散寒、扶正祛邪。这些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将潜伏在体内的寒邪和浊毒等趁势排出,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冬病”的效果。通过这样的治疗,我们可以在夏季为冬季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让身体在寒冷的季节里更加健康、更有抵抗力。
适宜人群
内科: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慢性腹泻、阳虚畏寒等。
骨伤科:颈肩腰腿痛、风湿病、类风湿病等等慢性骨关节疾病、类风湿疾病等。
妇科:痛经、产后身痛、手足冰冷等虚寒体质。
儿童(2岁以上):反复呼吸道感染、体弱易感、慢性咳嗽;哮喘、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手足冷、慢性腹泻等。
敷贴安排
成人大敷贴
时间:6月28日至8月30日,周六上午8:00~11:00,共10次。
门诊:门诊综合楼(1号楼)五楼中医科门诊。预约“冬病夏治敷贴号”,也可至自助机现场挂号,然后至中医科敷贴门诊开治疗单,根据门诊告示顺序治疗。
儿童大敷贴
时间:周一至周日全天8:00~11:00,下午13:30~16:00。
门诊:儿科综合楼四楼中医儿科门诊或五楼镜朗特需门诊挂号,然后至二楼“综合治疗区域”中医儿科治疗室。
小敷贴:中医儿科、中医内科、伤科、针灸科、妇科门诊开具。
咨询电话:25076841(中医科)、25076844(中医儿科)
新华医院三伏贴优势
药分长幼、辨质施敷:经数十年临床实践并获专利,根据年龄、体质制定不同敷贴方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疗效更优。
艾灸穴注、离子导入:药物经皮肤吸收,激发穴位经气;艾灸督脉温通一身阳气;离子导入促进药物吸收。
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外敷中药对皮肤刺激适度,感受度良好,费用低,深受群众欢迎。
注意事项
穴位贴敷是中医的一种外治法,但不能完全代替其他治疗方法。正在服药的重病或慢性病患者,在贴敷期间不要随便减药或停药。
贴敷期间要穿干净、柔软、宽松、透气的衣服。贴药期间要避免空调、电扇直吹,以防寒气侵入。饮食要清淡,营养均衡,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食物、肥甘滋腻以及冷饮和冰冻食品。
敷贴的中药粉有刺激性,不能内服。如果不小心进眼睛了,要用清水冲洗。
敷贴时皮肤会轻微刺痛和发红,这是正常的治疗反应。如果出现明显红肿、皮疹,甚至大水泡,要暂停敷贴,涂点地塞米松乳膏或铝薄地松搽剂。小水泡可以等它自然吸收,不要戳破。大水泡可以用消毒针头刺破,流出组织液,然后涂碘伏等消毒。
贴敷处的皮肤和残留药膏,可以用温水冲洗干净,不要搓洗。
敷贴当天不要游泳,晚上可以洗热水澡。
撰稿:新华医院中医科 周亚兵
审校:新华医院中医科 金立伦
门诊开设内、儿、骨伤、针灸、妇科等专家及特需门诊,开设中医肿瘤、骨关节病专科、抽动症多动症、中医眼科、冬病夏治、膏方、代谢病脂肪肝等专病门诊。病房收治骨伤科、肿瘤、心脑血管病及其他常见内科病,脑梗死、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骨关节炎等优势病种。设立成人和儿童中医综合治疗室,理疗设备配备齐全,以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超声辅助定位联合针刀治疗、针灸、推拿、敷贴等特色中医适宜技术。中医诊断室配备舌脉面体质分析仪、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仪等智能诊断设备。设有上海市名中医吴敏教授工作室。科室为中西医结合硕士、博士点,博士后合作培养站,拥有博导1名,博士后合作导师1名,硕导4名。获国家、省部、局级课题40余项,各级奖励10余项。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13名,博硕士占90%以上。
科主任金立伦教授为市级中医药高层次领军人才、杨浦区名中医、金氏经方派五世传承人、魏氏伤科传人、国医大师沈宝藩弟子,中医科党支部书记、学科带头人、中医学教研室主任。注重中西医融合,临床诊疗中倡导病证结合及整体治疗理念。
门诊预约请点击链接☞:中医科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