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文章详情

瑞金医术 | “腰”有救了!瑞金中医伤科“施法”让40岁李阿姨远离疼痛

转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2025-07-11 18:07:52

筋骨评估技术在中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完成人:薛彬 李飞跃 奚小冰 张昊 刘涛等

四十岁的李阿姨,曾是朋友圈里的“活力达人”,跳舞、做饭、带娃样样不落下。但一场突如其来的腰椎间盘突出,让她的世界变了样:腰痛得弯不下腰,走路只能扶着墙,连想咳嗽一声都怕牵扯到老腰。止痛药、膏药、各种理疗她都试过,症状却总是反反复复。

直到今年五月,李阿姨在家人陪伴下来到瑞金医院伤科,才第一次见识到这里独特的“施法”流程——每天两次药包热敷、一次泥疗、一次艾灸,还有传说中的“魏氏手法”更让她意外的是,医生并不是单靠一双手“摸一摸”了事,而是为她量身定制了一套“筋骨评估”:肌力检测、关节活动度量化、影像扫描……每一项数据都清清楚楚地标注着她腰部的“弱点”,并给出建议的治疗方式。

主治医生薛彬身手不凡,施展魏氏手法时,动作行云流水,酸爽之余,李阿姨每次都感到身体轻松许多。每天清晨,瑞金医院伤科的走廊里,一边是医生们在做手法练习,另一边则是病人们在做拉伸体操,活动筋骨、放松身体。

在临床医生的治疗和自己的训练下,不到一周,她惊喜地发现自己居然能直着腰下楼了——这在几个月前简直不敢想象。病房里的“75度阿姨”也能挺起背,大家相约傍晚一起花园散步,重拾了久违的生活乐趣。

“原来老腰疼真的有救!”李阿姨忍不住在家人群里分享。

01.

临床医生“手到病除”

在瑞金医院中医伤科,正是筋骨评估与中医手法的巧妙结合,让越来越多像李阿姨这样的患者远离了慢性腰痛,挺直了腰板,迈进了健康新生活。

据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常见病,具有老中青年龄段高发病率、迁延反复、年轻化趋势显著等特点,临床主要表现为疼痛和筋骨功能障碍。目前,对其临床共识是至少80%以上患者属于非手术干预选择范畴,而中医伤科手法是临床推荐首选方法。

中医伤科手法可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并改善其活动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但存在手法操作个体差异大、“手摸心会”主观性评估等不足,限制了本疗法优势传承、发展和应用。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临床医生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普遍存在“重影像检查、轻症状体征”现象,然影像学检查与临床症状并非完全成正相关性,现有检查无法客观患者躯体功能障碍及疼痛程度,这也影响医生对该病的全面诊断及有效手法治疗。为此,建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手法干预客观化的“筋骨评估”指标参数和量化标准,提供手法操作“手摸心会”客观依据,指导临床医生“手到病除”临床实践。

02.

技术和优势

有了客观的“筋骨评估”数据,中医伤科医生不仅能“摸准”病因,还能“量化”疗效。瑞金医院依托自身在中西医结合诊疗领域的优势,开发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精准诊疗模型,把现代影像、数字仿真学、运动学等多学科知识融为一体,形成筋骨评估技术方案,快速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筋骨功能态。

前期课题组临床研究发现:筋骨评估模式指导下的魏氏手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且在改善患者肌肉张力、腰椎活动功能及姿势体位方面较魏氏二步七法手法具有更好的疗效,可提高手法操作的精准性和安全性,达到了精准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目前,研究团队通过瑞金医院医联体网络将上述技术下沉至医联体诊疗机构,经团队开展的400例筋骨评估技术指导下的中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验证,证实该技术是一项安全、精准、快速的评估方法。同时,团队还创新建立了腰椎间盘突出症魏氏手法诊疗“筋骨评估-治疗评价-机制探索-应用推广”一体化模式。

03.

让“老腰疼”患者不再无助

对于无数像王先生这样的“老腰疼”患者来说,筋骨评估技术的普及,意味着他们终于可以摆脱单纯靠经验、盲目试手法的无助,拥有一份科学、精准、安全的中医方案。在新时代的中西医结合大平台上,古老的手法技艺在现代科技加持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未来,筋骨评估有望成为中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金标准”,帮助更多患者重拾健康和自信。

(向上滑动查看)

撰文:张子晴

欢迎转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