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话剧演出在欧阳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精彩上演。以复旦毕业生为主力自发组成的民间话剧团队——首望剧社走进社区,将改编自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的《病人》搬上舞台,为社区居民带来了高品质的文化享受,更以艺术为纽带,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
首望剧社创始人王煜是蒋家桥居民区的老住户,在社区生活了十多年。得益于街道提供的排练场地支持,团队得以潜心打磨作品。此次演出的《病人》,演员们利用业余时间,历经三个月精心排练,反复打磨每一个表演细节。
演出现场,演员们凭借精湛的演绎征服了观众。每个角色的台词和语音语调都经过精心设计,探长与医生一开口,充满译制片质感的腔调瞬间将观众带入英伦情境。其他演员也通过独特的语音语调,将脾气暴躁、贪得无厌、风流多情、自私虚伪等性格特征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跃然舞台,引得观众迅速沉浸于剧情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剧中“病人”用以表达意图的小仪器成为一大亮眼设计。该仪器由导演亲手制作,以响一声表示 “是”、响两声表示 “否” 的趣味设定,搭配 “病人” 手抽搐时的长音效果,道具设计与演员表演完美配合,为演出增添了不少惊喜。
“这个小仪器太有意思了,设计得特别巧妙!” 社区青年小陈在演出结束后兴奋地说,“以前总觉得话剧离我们很远,这次看完才发现,原来话剧也可以这么贴近生活。”
作为社区的一员,王煜对欧阳路街道感情深厚。目前,他正在创作一部以蒋家桥居民区“连心门”为背景的新剧本,希望通过讲述邻里间的温情故事,唤起更多人对社区的归属感。“戏剧不仅是艺术,更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桥梁。”王煜说。
此次首望剧社进驻欧阳社区演出,是街道“文化惠民”工程的一次实践。“我们不仅要送文化,更要‘种文化’。”欧阳社区文化中心表示。近年来,欧阳路街道积极探索文化供给新模式,通过搭建 “家门口” 的文化舞台,吸引像首望剧社这样的民间文艺团队扎根社区。这种合作模式有效促进了社区文化建设,增强了居民间的互动交流,成为提升社区凝聚力的载体之一。
记者:陆雪姣
图片:首望剧社
编辑:陆雪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