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流转,总有人将热爱淬炼成传奇。朱曦,一位从上海珠宝玉器厂走出的资深匠人,用三十余年时光,在珠宝与美学的世界里深耕细作。她的故事,藏在一件件精美的珠宝里,也藏在对美的追求中。
上海珠宝玉器厂,前身是1958年成立于漕宝路33号的上海玉石雕刻厂,作为国内最早从事玉器加工的国营厂家,它承载着几代匠人的心血。这里不仅是孕育精美玉器的摇篮,更是培养珠宝大师的沃土,钱振峰、刘纪松等众多知名玉雕名家皆从这里起步,让海派玉雕走向世界。
朱曦与美的缘分,早在孩童时期便已结下。母亲工作的上海玉雕厂,是她对美最初的启蒙地。精美的玉器、匠人们专注的身影,如同种子般在她心中生根发芽。1982年,朱曦正式踏入当时的上海珠宝玉器厂(后并入老凤祥),以翡翠雕琢学徒的身份,开启了与美同行的漫长旅程。
“三分雕刻,七分打磨”,朱曦的寻美之路从打磨工序开始。三年学徒生涯,每一次与玉石的触碰都是挑战。满师考试时,她用三四天精心打磨的玛瑙佛,不仅是技艺的答卷,更是叩响美学大门的钥匙。这段经历,让她深刻领悟到工艺之美,也让她对珠宝的热爱愈发浓烈。
随着时代变迁,朱曦见证了黄金盛行的上世纪80年代,珍藏着20世纪90年代翡翠麦穗的独特记忆。从欣赏到创作,她不断尝试挑战——将破碎的四季豆重塑为宝玉葫芦,用金镶玉赋予断裂玉镯新生。这些巧思,让她在珠宝设计中找到了独特的美学语言。
“美是一种匹配,是一种适合。”朱曦对美学搭配有着独到见解。她常说,旗袍要配珍珠,深浅服饰需与饰品巧妙呼应。这份对美的敏锐,让她从单纯的珠宝匠人,蜕变为能一眼看穿翡翠未来的美学大师——无论是原料的最佳雕琢方向,还是成品与主人、服饰的完美适配,她都能精准把握。
如今,虽已退休,朱曦仍未停下与美同行的脚步。三十余载岁月,她用双手雕琢珠宝,更用匠心雕琢人生,将对美的执着,化作永不褪色的传奇。
记者 / 王龑君
编辑 / 樊陆佳
图片 / 成子锴
视频 / 成子锴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1. 燃情盛夏!格莱美大咖领衔,2025上海城市草坪音乐会“夏之魅”震撼启幕
2. 今天清晨5点的鱼鳞云,好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