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以来,新泾镇发起家庭文化节特别企划,面向全镇广发“征集令”,寻找那些凝聚着家族日常记忆的“传家宝”。活动反响热烈,共收到73件饱含深情的投稿作品,其中“老物件里的传家密码”作品39件,“方言传颂的千年智慧”作品14件,“三代同堂的健康食光”作品20件。
一台老式电风扇“吱呀”地转动,吹散了夏日的暑热,也吹开了尘封的记忆;一只褪色的木制绕线器,缠绕着外婆手中的毛线,也缠绕着几代人的温暖;一叠泛黄的粮票,无声地诉说着岁月流转……这些承载岁月痕迹的物件,在新泾镇“家风长卷·三代人的时光故事”作品征集中,是73个家庭情感与家风传承的独特密码。
老物件里的“传家密码”
(绿十一居委汤洁华家庭供图)
(华松居委朱伟珍家庭供图)
(中泾居委顾青家庭供图)
(屈家桥居委陈晓虹家庭供图)
(新泾居委陆忆峰家庭供图)
这台华生台扇是20世纪80年代的产物,我是它“服务”的第三代人了。外婆说,这台电扇曾是家里的“宝贝”,那时候物资相对匮乏,买一台电扇要花不少钱,还得凭票供应。外婆总是把它擦得很干净,让它在炎热的夏天为全家送来凉爽。
小时候,我最爱围在外婆身边,听她讲过去的故事。外婆常说,生活再难,也要过得细致、有章法。就像这台电扇,即便用了多年,外壳已有些斑驳,但运转起来依然安静、稳当。外婆教会我,要珍惜每一件物品,因为它们都承载着生活的记忆和长辈们的爱。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各种新款电器层出不穷,但这台老台扇依然在我家中运转着。它就像一位沉默的长者,见证着我们家风的传承——勤俭持家、珍惜当下。
——虹九居委高敏刚家庭
字里行间流淌的家风
征集到的家规家训,没有华丽辞藻,却字字千钧。沪语童谣、朱子家训、现代家训……乡音里的智慧,是长辈们留给子孙生动的教诲,它们也成为了后代子孙为人处世的朴素“灯塔”。
舌尖上的家风传承
(双流居委陈波家庭供图)
(平塘居委孙月莲家庭供图)
同样弥足珍贵的还有泛黄的手写菜谱,它们记载着“外婆秘制红烧肉”的独门诀窍,或是母亲拿手家常小菜。菜谱传递的不仅是烹饪技巧,更是“家的味道”和亲人围坐、共享天伦的情感记忆,是“民以食为天”的家庭温情表达。
一件件看似平凡的老物件、一行行质朴的家训、一份份手写的家常菜谱,共同铺展出一幅生动的新泾“家风长卷”。“家风长卷·三代人的时光故事”征集活动是新泾镇2025年家庭文化节的重点项目之一,通过收集反映家庭变迁、家风传承的老物件、家规家训、家庭菜谱等素材,展现普通家庭的生活智慧与情感纽带,搭建起代际沟通的桥梁,让淳厚家风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温润千家万户,滋养社区文明。
资料来源于新泾镇
撰稿:季佳佳
编辑:陈 莎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