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10时50分许,李辉带着15岁的女儿来到顾戴路上的一家羽毛球馆,准备上羽毛球课。“我看到馆内斜对角的墙边上有个人躺在地上,一开始以为是打球受伤,女儿去上课之后,我就过去看看。”李辉回忆说,“走到跟前,发现情况不对,当时患者已昏迷,有个人正在给他做胸外按压。”
“我是医生,我来!”李辉赶紧上前,简单了解一下发病,检查发现心跳呼吸骤停,高度怀疑心源性休克,立即开展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同时侧脸抬颌,保持呼吸道通畅,间歇性拍背,期间患者呕出不少刚刚喝的饮料液体。
10分钟后,120赶到,李辉协助急救医生做了现场除颤等,直到将其送上急救车。“上救护车时,患者已经有了自主呼吸,除颤后心律复律。”
“这个患者是典型的心源性休克,还是比较凶险的,如果不能第一时间做心肺复苏,死亡率很高,心肺复苏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率和呼吸情况,还是需要一些临床经验的。”说起院前急救,李辉坦言,当时没想那么多,只是做了一名医生该做的。
得知患者情况稳定,李辉很是欣慰。“大脑皮层缺氧超过4—6分钟,就会造成不可逆性的损伤。所以,及时规范的心肺复苏、120急救快速到场、医院高水平的救治整个环节让这个患者存活了下来,本身这就是对医务工作者最好的奖励。”
当李辉跟女儿讲起事件的全过程,女儿竖起大拇指:“爸爸好厉害!”"他说,这也是他最大的收获,“触不及防”在女儿面前展现了一名医生的社会责任。“我想,这也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