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椰韵传情——海南民间手工艺作品巡展”上海站在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指导,海南师范大学主办,海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海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承办。百余件精选自海南民间工艺大师与高校师生的黎锦、椰雕、黎陶、木雕、藤编作品,系统呈现了热带岛屿手工艺的守正创新之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现场,在嘉宾与市民的见证下,“椰韵传情——海南民间手工艺作品巡展”上海站正式启幕。展厅内,展览分五个板块分别展出天涯锦绣—海南黎锦、天南贡品—海南椰雕、指尖化石—海南黎陶、浑然天成—海南木雕、雨林婆娑—海南藤编,共计150件,作品展示了海南民间手工艺人和高校师生在传承与创新中的独特魅力。展览策展人邱娜说:“我们在策展策划的时候,希望用静态的展品体现海南优秀的民族记忆,又将动态的交流体验结合在一起,让大众在看展品的过程当中,进一步去参与体验,去交流,更深入了解海南的优秀民间技艺。”
为了进一步推动文化惠民、广泛发动公众参与,展览期间特别推出了两项非遗手作活动:“黎锦纹样冰箱贴制作”体验活动,将黎族传统图腾融入现代生活载体,“藤编花篮制作”体验活动,则引领参与者感受非遗的柔韧匠心。通过“观展+体验”的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传统工艺以更贴近现代生活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
现场参加体验活动的一位家长说:“对小朋友们来讲,椰雕的制作的方式还有海南究竟在哪里,黎锦是什么,怎么去做这样一个工艺品,这些都挺有吸引力的。”一位观展的小朋友说:“我去看了展览才知道,椰壳也可以做成漂亮的工艺品,然后我还做了冰箱贴,感觉很有意思。”
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作为沪上重要的民间艺术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十五年来致力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本次“椰韵传情——海南民间手工艺作品巡展”的举办,不仅能让上海市民近距离感受海南独特的文化魅力,更能促进两地非遗技艺的交流互鉴,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本次展览的主办方介绍,海南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民族文化孕育了黎锦、椰雕、藤编等特色工艺,它们不仅是黎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生动例证。本次巡展通过跨越地域的交流展示,有效增进了全国公众对海南热带岛屿文明的认知与理解,这不仅是对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果的一次系统梳理与呈现,也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持久精神动能,彰显了文化在区域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民博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展览是“海派文化”与“天涯匠心”的一次深度对话与精彩碰撞。作为中国最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国际都市之一,本次上海站巡展不仅为上海市民带来了独具热带风情的艺术盛宴,更搭建了一座连接海南与全国、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桥梁。这种以民间艺术为纽带的交流,生动诠释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交流中融合、在互鉴中发展的蓬勃景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鲜活实践与有力见证。
本次展览时间为7月4日至7月8日。
记者:陆倩倩 仲昱峰
编辑:张思源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