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午后,位于上海梧桐区的南昌路人来人往。游客们在形色各异的特色小店里来回穿梭,时不时还能遇到拿着摇扇在树荫下纳凉的街坊邻里,而店员小张正在“逆光226”书店内整理书籍。
“我们是上海第一家残疾人友好书店。”小张特别自豪地说,他自书店开张之时就在这里工作,今年已是第三个年头。随后,记者跟随他的视角,“由内而外”的纵览起这家让残疾人种下光的书店。
“逆光226”位于南昌路226号,由上海新华传媒联合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共同打造,于2022年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启用。37平方米的面积也让它成为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小的新华书店。
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来形容“逆光226”再贴切不过。无论是进门处铺设的盲道,还是店内没有棱角的家具,无不体现出对视障人士的友好。
当然,店内还设有专门的无障碍阅览区,并放置了供弱视者阅读书籍的台式电子放大镜,可将书籍字号高清晰放大。一旁则是一台盲文打印机,读者可以在这里打印一段盲文,或是一幅盲人可以“阅读”的图片。
店员小张告诉记者,曾经有一位患有白内障的老奶奶因看不清药品上的字而来到书店求助,一来二去便成为了这里的“常客”,“后来她隔三岔五会过来用电子放大镜阅读书籍,和我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在小张看来,“逆光226”不仅为残疾人提供了无障碍的阅读空间,也向普通人敞开怀抱,大家在这里和谐同处本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逆光226”除了是一家书店,还是一个“能人”集结地,店里的文创作品全部由残疾人设计并创作。
以京剧形象作为参照物的“京娃娃”,惟妙惟肖,精致又可爱;“湘绣双面绣”则展现了残疾人艺术家灵巧的双手;“为霓手作香氛”凭借独特的设计和香味抓人眼球。
这不,几款优秀的文创作品近日在南昌路与茂名南路交叉口东南侧的泰戈尔花园亮相。
“上帝为你关了一扇门,总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或许用这句话来形容我们的残疾人朋友最为恰当。虽然有着某些身体缺陷,但他们总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用灵巧的双手、坚韧的内心来弥补先天的不足,创作出一幅幅令人惊叹的作品。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会有逆光时刻,但只要重新振作起来,就可以继续向光而行。”全程参与“逆光226”设计,并参与书店运营各项事务的荣誉店长韩颖曾说过这么一段话。
韩颖
1980年出生的韩颖是一位后天失明者,用她的话说,之所以起名“逆光”,意味着直面困难、向着光明和美好,鼓舞正处于逆境的人,要记得向光而行。她也希望“逆光226”成为一处光源,照亮那些身处逆光时刻的人。
作为一家非视觉文化书店,“逆光226”除了服务于残疾人外,也鼓励并引导普通读者换一种方式,用一种非视觉的方式去感知这个世界,同时也能让普通人更好地理解身边的视障人士。
书店自营业以来,每天客流量都有四五十人,周末甚至达到两百人次。书店还联同街道时常会举办一些活动,比如“带着孩子学盲文”,让孩子通过体验感知非视觉文化,在他们心中埋下残疾人友好的种子。
“逆光226”之于残疾人已不仅仅是一家书店,更是一个让他们在逆光处,种下光的空间。
逆光226
地址:南昌路226号
记者 / 张益
编辑 / 陈露露 刘韫文
图片 / 张益
视频 / 张益
资料 / 逆光226书店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1. 升级背后,他们努力打通慢病人群长期用药“最后一公里”
2. 市中心老牌公园里,白头翁正在“玄武红莲”间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