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检察 > 文章详情

焕活被剪碎的城市绿意

转自:上海检察 2025-07-04 21:13:35

来源 | 上海嘉定检察

近日,嘉定区检察院

公益诉讼检察官对之前办理的

香樟树过度修剪案

再次开展“回头看”

曾经遭受“剃头式”修剪的243株香樟树已重新形成亭亭如盖的伞状冠形,6000株新栽植的红叶石楠交织成错落有致的生态篱墙,一幅“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生态图景在涉案小区徐徐展开。

过度修剪触碰法律红线

这场“生态修复工程”历时两年。此前,嘉定区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某镇五个小区因不当修剪导致243株香樟树严重受损。

经调查后发现,负责养护的H公司违反《上海市居住区绿化调整技术规范》,对合轴分枝型的香樟树实施违规“重剪”,不仅截断一二级主侧枝破坏树木生长结构,更导致鸟类栖息环境、空气净化能力等生态价值严重受损。

“香樟树是上海地区的重要绿化树种,其伞状树冠年固碳量高,且能有效降低PM2.5浓度。”承办检察官指着对比照片解释,规范修剪本应是“舒筋活络”的精细养护,而涉案作业却像给树木“砍头截肢”,直接影响光合作用和生物多样性。这种对绿化法规的漠视,让城市生态肌理留下深深伤痕。

双管齐下开启修复工程

于是,嘉定区检察院依法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立案程序,通过固定证据、调取合同与施工记录、询问相关人员等调查案件事实。随后,区检察院向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对上述树木被损坏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对相关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理,同时建议会同相关部门督促指导养护单位依据规范加强对受损树木的养护。行政机关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织专题会议讨论并整改落实。

针对企业违法施工问题,检察机关向H公司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直接指出“技术标准执行不严”等问题。H公司针对相应的问题进行整改,并补植6000株红叶石楠,构建复合型植物群落,增添园林美观。

协同治理筑牢绿色防线

案件办理过程中,承办检察官敏锐地发现居住区绿化资源保护还存在源头性、基础性的问题。

随后,区检察院会同区房管局、区绿容局、区城管局会签《关于强化居住区绿化资源保护的若干意见》,通过联席会议、线索互移、联合巡查、数据共享等机制建设,破解多头管理难协同、违法认定标准模糊、修复监管缺位等绿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推进区域绿色发展。 

“我们不仅要修复受损的树木,更要修复绿化治理的生态系统。”承办检察官介绍道,“从一起公益诉讼案件出发,检察监督、行政监管、企业自治以及社会参与,共同构建起了如今的绿化保护新模式。这种从‘个案办理’到‘系统治理’的转变,正是司法办案质效的体现。”

涉案小区的香樟树已发出新的枝丫,嫩芽在春日阳光中舒展。每一个案件的精耕细作,都能成为推动社会治理的支点,法治的阳光,永远照耀着城市的绿色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