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8时55分,
高温黄色预警信号“如约而至”
预计今天的最高气温在
37℃左右
。7月4日
27°C—37°C
由于上海处在副热带高压中心附近,
稳稳的下沉气流压住午后对流,
上海连
“下开水”的机会都没有
……双休日天气:
周六和周日上海的气温更上一个台阶,全天连轴热。早晚最低气温在29℃上下,最高气温在39℃,是近期“炎”值巅峰。天气趋势:
下周本市高温有望缓解。一方面副热带高压北抬不再牢牢控制申城,另一方面热带对流系统变得活跃,在巴士海峡附近已有热带低压形成。上海在下周主要受偏东气流影响,炎热程度降低,阵雨或雷雨发生的概率增加。大家在防暑降温的同时也要留意突如其来的雨水,及时关注最新的预报预警信息,合理安排生活及出行。高温天出行回家,
难免大汗淋漓,
喝杯冰饮料,对着空调吹,
或者冲进浴室洗个澡
成了不少人的最优解。
不过,这些做法可能不仅不利于暑热排出,还会对健康造成损害。
大量出汗后做这些事很受伤
出汗有助散热、保持体温稳定。但出汗后,如果做错了这几件事,容易导致感冒、头痛,甚至增加心脑血管负担。
对着空调冷风直吹
立刻进空调房,所处环境温度变化巨大,体温骤降,可能导致
感冒、腹泻
等病症,还会给心脑血管增加负担
,对本身有基础疾病的人更加不利。大口猛灌冰水饮料
气温高时,胃肠黏膜突然遇冷,会使原来开放的毛细血管收缩,引起
胃肠炎、腹泻
。这种“骤冷”还可能使血管收缩,可能会诱发心绞痛梗、心梗梗死、脑栓塞
等严重问题。湿衣服在身上自然干
出汗后,不要长时间穿着湿衣服,
以免
感冒
。过多的汗液会刺激皮肤,如果衣服透气性较差,汗液浸渍可能会诱发马拉色菌毛囊炎、痱子
。出汗太多可能是病了
爱出汗也可能是疾病信号,如果你比周围人更容易出汗,不妨排查一下是否存在以下情况↓↓↓
甲亢
身体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导致新陈代谢率增加,体温升高。下丘脑监测到这一信号,就下令增加出汗以调节体温。这种出汗
一般是持续性而非阵发性
,通常伴随体重下降、指甲变脆
等症状。糖尿病
高血糖会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易让人在睡眠或不剧烈运动时出现多汗。这种情况常发生在
血糖过高或过低
时。自主神经失调
自主神经失调是指“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可导致多汗症,包括
局部多汗
(尤其是手掌、脚底、腋下、大腿根处)和全身性多汗症
。女性在生育、更年期等激素波动较明显的时期,易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更容易情绪烦躁、多汗。若是不严重,保持环境凉爽、衣服透气即可。感染性疾病
一些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病、艾滋病(HIV)等,可导致夜间盗汗,即
在睡眠期间大量出汗
,睡醒后汗止。大汗后,这样做利于健康
用毛巾擦去汗水
浑身大汗时,稍微休息一下,
等汗收了再用温水冲澡
。也可用干毛巾或温热毛巾擦
,此时皮肤毛孔及毛细血管可迅速张开,有利于热量更好地散发出来。尽快换掉湿衣服
平时尽量穿纯棉透气的衣服,大量出汗后,有条件者要
尽快把湿衣服换下来
,避免着凉或引发皮肤疾病。及时补充水分
先用温开水漱口,缓解口渴。10分钟后可分几次喝少量的电解质水,补充大量出汗丢失的盐分。半小时后可饮较多的水,以满足人体各器官新陈代谢的需要。每次100~150毫升即可,
不要一次喝太多
。如果觉得不够解渴,过3~5分钟后再喝一点。适当吃点“酸”味
平时出汗较多的人,多吃些豆制品和奶制品等
含钙多的食物
,以及土豆和蘑菇等钾含量丰富的食物
;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
,吃些红豆、绿豆、燕麦等粗粮
,适量吃些动物肝脏。酸味能敛汗止泻、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可以吃些酸枣、葡萄、山楂、草莓、菠萝、芒果、猕猴桃等酸味水果。今日话题
大汗淋漓后,
你有什么降温小妙招?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